【岐黄之术】

第二节 抗衰老措施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一、阻断心理衰老

心理衰老对病理衰老有着恶性反馈作用。心理衰老可诱导和促进病理衰老,如《内经》“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病理性衰老又可加重心理衰老,二者形成恶性因果循环,加速了衰老的进展,因此截断心理衰老是阻遏病理衰老的重要环节。中医强调“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即是为了防止心理衰老而提出的,心理衰老既然对病理衰老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因此截断二者间的恶性因果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防止心理衰老的关键在于“调神”,这是中医养生防老的重要措施,《灵枢·天年》曾言:“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强调了精神情志在衰老中的积极意义。调神是消除自体中毒的有效办法,有学者曾提出人在嫉妒时,自体产生的毒素,足以使一只小老鼠致死,说明情志不节对人体是非常不利的。情感的恶性刺激对人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表面上似乎只起了一点涟漪,而内体实际上已经翻江倒海,而过度的悲伤,无法排解的痛苦和长期的精神压抑对人体更是有害的。因此,中医十分强调节制情志,以维持心理平衡,从而保持生理平衡,使生命活动得以维持正常,这是防止衰老的重要措施。

二、避免超负荷运转

过度劳作,包括劳心太过,劳神太过或体劳、房劳太过,都会导致机体超负荷运转。超负荷运转导致人体精神过度紧张、虚性亢奋,必然引起人体消耗过度,而形成负性平衡,是诱导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超负荷运转的危害性在于增加人体的消耗,这和养生是相违背的。《内经》很重视保养,注意减少不必要的耗损对延缓衰老的作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提出“不妄作劳”避免“以欲竭其精,以耗其真”。“寿命钟”在生身中是有一定极限的,如“寿命钟”拨转得太快,则寿终之日就会提早到来。尤其脑的损耗太过是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脑细胞不会进行有丝分裂,人的一生中只有140亿个脑细胞,损耗一个就少了一个,损耗了的不可能再生,耗费太过则加速了脑衰的来临。而脑衰则失其司令主宰,导致全身失控,于是诱导了衰老的早至。故《内经》极为强调“御神”,避免“劳神”、“劳心”太过,实是养生防衰的重要原则,亦即避免超负荷运转的措施之一。

三、加强肾精的储备

肾精的耗损是早衰的根源,因此保护肾精是截断衰老的第一要义。肾精是五脏六腑精气的根本,肾精的耗损影响着整个人体。有人做过估测,即男女双方性交一次,其心率加速,呼吸增快,气血大动所消耗的能量,足以供给整套家用电器设备,包括空调、电扇、电冰箱、电视机、电灯……一昼夜能量的总耗。可见,性生活虽然是一种生理行为,但对人体的消耗实在是惊人的,说明节欲保精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男子早衰多责之于肾精的亏耗,实在是有道理的。此外,肾气的盛衰关系着人体内分泌系统的贮备,内分泌的损竭,如同灯油耗尽生机将泯,因此,防止纵欲,保护肾精,实属防止早衰的关键。

四、减少人体废物的堆存

必要的营养和能量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但贪食肥甘,使人体仓库储备量大增,则无疑加重了心肺的负荷。一方面胃粘膜的厚度也是有限的,姿食饱胀,胃粘膜也会逐渐被磨平,而使消化力减弱,再则,摄入量太多,与排出量不能平衡,过多的废物堆积,填塞了细胞空间,也是衰老的原因之一。因此有人主张,适当的“饥饿日”可以缓和摄入与排出之间的不平衡,以减少废物的堆积,并使脾胃得到一个“星期天”的休息,对阻断衰老无疑是有益的。

五、防脑衰与抗衰老

防脑衰是抗衰老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脑是人体的中枢,具有支配及主宰人体一切活动的作用,因此脑衰则必然导致人体失调失控而致形体衰老。1976年Franks、Finon(芬奇)等发现大脑存在着“衰老控制中心”部位在下丘脑及脑垂体。该部位失调则导致丘脑—脑垂体—内分泌靶腺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失调。这样,由于神经-内分泌的紊乱而引起全身物质代谢的障碍及各器官功能的失职,从而导致衰老,这是衰老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狭、血流粘滞影响大脑的供血,以及大脑细胞间质被褐脂物充填,从而影响脑细胞的生化代谢等,都是脑衰的原因。脑衰必然波及全身,因此防脑衰是抗衰老的重要环节。

过去认为脑细胞不能再生,现在科学家们动物试验已经证实了脑细胞具有再生能力,如美国科学家冯利皮·戴尔门德,把老鼠关在险恶而复杂环境里(有猫威胁的地方)会长出新的神经根,能促进脑智力细胞发育的膜质细胞大量增生,意味着抗脑衰是有物质基础的。

中医也十分强调脑对全身的重要影响,如《黄帝内经》说:“心者,五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表明脑是全身的总辖。只要脑不衰,全身就不会衰,说明防脑衰在抗衰老中的重要意义。

防止脑衰的关键在于用脑,“用进废退”是自然之理。美国学者所作的高龄鼠试验,对照组的老鼠因为关在一个可以高枕无忧的环境里,因为不用脑,因此其脑神经根毫无长进。正如退休以后的人,由于生活平淡而变得迟顿是一样的道理。

脑的潜力是惊人的,即使衰老也只是部分地进行,因此防止脑功能衰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人的一生,只不过用了脑的20%,还有80%的贮备量。人脑150亿个神经细胞,一生中也吸用了百分之几。尤其右脑的潜意识功能还处于潜在状态,说明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储备能,完全具备抗衰退的条件,关键在于开发脑的贮备。因此,就必须勤用脑。另外,配合气功、饮食管理、协调生活节奏,以及加强锻炼以延缓脑动脉的硬化。这样,只要脑不衰,则全身就不会衰。

六、与外界环境同步

中医极为强调顺应四时养生,目的就在于使人体这个小小的局部和外界环境大整体步调一致,即所谓生理钟养生宗旨。人体亦是一个小生物钟,必须拨转得与宇宙大生物钟相一致,生命才能协调。亦即人体的生命过程应和宇宙天体的运转节律,即年、月、日阴阳寒暑节律相顺应,包括昼夜幽明节律及月潮汐节律。就是说,把个体的生理盛衰过程和自然界的阴阳盛衰过程相对应,才能因势利导,得天之助;反之,如个体节律与自然界生物钟相违悖,则“神机不转”导致衰老早发。因此,中医非常重视养生与四时同步的原则,这也是防止早衰的重要原则。

七、提倡导引、运动

中国自古即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之训言,中医强调气功、导引、运动,就是为了促进气机的升降,使清浊能正常出入。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新陈代谢过程,运动能更好地促进新陈代谢,是抗衰老的有效措施。

总之,衰老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延缓衰老,防止早衰,却是人类可以做到的。早衰先兆是衰老的警号,掌握早衰先兆的规律,对及早预防衰老,截断衰老的进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抗衰老措施《中医疾病预测》
  2. 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技术(Avidin 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technique, 简称ABC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3. 抗衰老机制《中医疾病预测》
  4. 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5. 抗衰老研究进展《老年学》
  6. 抗生素类阻断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7. 抗酸剂和消化不良辅助剂《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8.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医院药学》
  9. 抗酸药《药理学》
  10.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与配伍《医院药学》
  11. 抗炭疽血清生产用马匹免疫方法《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2.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医院药学》
  13. 抗体产生的细胞学基础《医学免疫学》
  14. 抗生素、磺胺药和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传染病》
  15.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医学免疫学》
  16. 抗生素(Antibiotics)及分类《医院药学》
  17. 抗体产生细胞的特点《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8. 抗生素《医学微生物学》
  19. 抗体的标记和纯化《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0. 抗生素《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1. 抗体的发现《医学免疫学》
  22. 抗肾小球和肺泡基底膜抗体的检测《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3. 抗体的理化性质《医学免疫学》
  24. 抗肾上腺皮质抗体《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5.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医学免疫学》
  26. 抗蛇毒血清效价测定方法(小白鼠试验法)《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7. 抗体的特异性《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8. 抗蛇毒血清生产用马匹免疫方法《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9. 抗体的调节作用《医学免疫学》
  30. 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药理学》
  31. 抗体的制备《医学免疫学》

《中医疾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