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负性平衡与潜病预兆
一、肾负性平衡与潜兆
肾内寓肾阴肾阳,由于阴阳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所以阴阳得以维持在一定的动态平衡之中。如因禀赋不足、久病失养,或摄生不慎、暴病失治,或过服寒凉等导致肾阳受损,因而产生肾阴阳盛衰的变化。肾负性平衡的实质是肾阳不足,肾阳受伐命火虚衰为根本原因。
肾负性平衡的表现特征
肾负性平衡,一般情况并无畏寒、肢冷、乏力、腰酸、尿频、脉沉、苔白等肾阳虚证出现。只有单一的一症或少数几个症时隐时现,但精力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尤其在劳累、感染、寒冷、外伤、手术、过敏和精神打击等情况下,则表现出应激力明显低下或在上述情况下显现肾阳虚症状。因此,如平时出现不明原因的畏寒、肢冷、腰酸、尿频、乏力等阳虚证,虽为偶发或仅出现其中一二个症状都应注意可能为肾负性平衡的报标症。
肾负性平衡的背后可能隐匿着肾阳不足型虚劳、宫冷不孕、阳痿不育、隐性水肿(仅表现为晨起目胞下微浮)、寒厥证(“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以手足冷为特征)等潜病。尤须提及的是肾负性平衡的背后可能隐匿着内分泌系统的低下,尤以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阿狄森氏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氏病、西蒙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克汀病或呆小病)、性腺功能减退等疾患。
此外,长期脑力下降,头昏,记忆力减退,亦为肾负性平衡的表现。
总之,肾负性平衡应掌握虚的本质,其潜证主要为肾阳虚潜证,应注意其中偶发的一二个潜兆。
二、心负性平衡与潜兆
心,同样寓心阴、心阳。心阳的作用多以心气为体现,正常心阴心阳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统一。如因某种因素,如久病伤阳,汗下失度,暴病耗气或七情暗伤等皆可使心气受损,日久阳虚而导致心负性平衡。
心负性平衡的实质为心气虚弱,心阳不足,其特征为素往无典型的形寒自汗,心悸气短、乏力面白、胸闷脉弱等心气虚,心阳不足证候。但长期表现为劳累即感心悸气短,尤其在暴病、感染、精神打击、饥饿和手术等情况下,不能承受。并易诱致心悸、气短、乏力、面白、脉弱等心气不足证明显暴露,其报标症为劳累即感心悸、气短。
心负性平衡的背后可能隐匿着心悸、怔忡、痰饮、隐性水肿(以晨起下肢微肿多见)、胸痹等病。如面白、自汗、劳即心悸者应考虑先天性心脏病的潜在,颧赤、动即气粗、天气变化即有反映的应考虑风心病的潜在,遇劳及情志刺激即感左胸隐隐作痛或至通气欠佳的环境则觉胸闷不适者,应警惕冠心病隐匿存在的可能。
三、脾负性平衡与潜兆
脾同样也包含脾阴及脾阳。正常情况下,脾胃阴阳和调,刚柔相济。如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疾病损伤,导致脾阴阳失衡,则无论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皆可导致脾的负性平衡。脾的负性平衡以脾气虚,脾阳不振为主要病理机制。
脾负性平衡的实质为脾气虚,脾阳不足。但平时并无腹胀食少,脘腹疼痛,四肢清冷,苔白脉濡等脾阳虚证候,只偶见食少气短或食后脘胀,四肢欠温等报标症。但在伤食、肠胃疾患、过食寒凉等情况下则脾阳虚中气不足证候被激化而使上述证候显露。因此,平素如出现饱食后头眩,多食即腹胀、稍饿即明显乏力,应警惕脾气虚、脾阳不足的潜在。
脾负性平衡的背后可能隐匿着慢性消化不良(包括吸收障碍)、隐性水肿、痰饮、女子腹冷带下等病。尤以脾肾虚型隐性糖尿病的潜在危险最大,该病日久可损及脾肾处于负性平衡的状态,虽然可以维持一般的脾肾功能,但稍饿即可出现明显虚软乏力等潜兆。极为常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也常处于脾负性平衡状态下,表现为消瘦,遇饮食不节及情绪变化即隐隐作痛,尤为不能承受饥饿及精神刺激。总之,脾胃的运化力呈现着相对偏低状况。
四、肺负性平衡与潜兆
肺也同样包括肺阴及肺阳,肺阴阳同样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维持着动态平衡。如久病伤元、久咳伤肺,或劳伤太过耗损肺气,日久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皆可导致肺阴阳的负性平衡。肺的负性平衡以肺气虚、肺阳不足为主要病理机制。
肺负性平衡病理,一般情况下并无怯寒怕冷、咳而乏力,气短形怯等肺气虚、肺阳不足证候,唯见动则气短,咳而乏力等报标症。但卫御屏障功能明显低下,易感冒伤风是其潜兆,并常于受寒、过劳、外感、出汗及手术等情况下出现明显不能适应的情况,致使肺虚、阳不足潜证显露。
肺负性平衡有隐匿着虚劳、劳瘵之可能,隐潜性劳瘵多为阴损及阳型,具体为干瘦、自汗,面浮畏风,劳即气短,时作呛咳等。至于阳损及阴型的负性平衡则为肺气虚型虚劳,其潜证为稍感劳累即短气自汗,平时易于感冒、痰咳清稀,多为老年性气管炎后期所潜在。
五、肝负性平衡与潜兆
肝负性平衡为外邪侵袭,情志郁结或瘀血痰湿所致,乃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发展结果,病理机制多为肝气虚、肝阳不足。
肝负性平衡一般情况下,并无肝虚的典型证候,但患者可表现出生机不振、易疲劳(“肝为罢极之本”)累即肝区隐隐不适等潜兆,逢精神刺激、劳累则明显不能承受而致痿靡、乏力、抑郁及肝区作痛等肝虚潜证显露。
肝负性平衡有隐性肝炎的可能,隐性肝炎的特点为疾病呈隐匿进展,平时虽无典型症状出现,但由于肝脏被潜性破坏而处于负性平衡的状态,因此难以应激疲劳、感染、中毒,否则潜证即可转化为显证。

- 负性平衡与潜病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 负性平衡与潜病《中医疾病预测》
- 妇病难治《医宗金鉴》
- 负局先生《中医词典》
- 妇病难治《妇科心法要诀》
- 负《证类本草》
-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 付阳《中医词典》
-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 父陛根《名医别录》
-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 父陛根《证类本草》
-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 父陛根《新修本草》
-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 父陛根《千金翼方》
-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 父《中医词典》
-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 腐苔《中医词典》
-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 腐苔《中医名词词典》
-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 腐蚀性物质中毒《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 腐蚀性物质所致食管损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妇产科超声诊断《物理诊断学》
- 腐肉不溃《证治准绳·疡医》
- 妇产科疾病《中国医学通史》
- 腐肉《景岳全书》
- 妇产科疾病的理疗《理疗学》
《中医疾病预测》
- 杨力(着)
- 自序
- 篇一 总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医先兆证特点
- 第四章 中医先兆证规律
- 第五章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
- 第六章 潜病与先兆
- 第七章 辨病与潜病
- 第八章 全息先兆
- 第九章 六淫先兆
- 第十章 体质先兆
-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 第十二章 同源与潜病
- 第十三章 病态平衡与潜病
- 第十四章 心理先兆
- 第十五章 气象先兆
- 篇二 人体相学
- 第十六章 颅面先兆——颅面相学
- 第十七章 目先兆——目相学
- 第十八章 人中先兆——人中相学
- 第十九章 耳先兆——耳相学
- 第二十章 皮纹先兆——手相学、足相学
- 第二十一章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
- 第二十二章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
- 第二十三章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
- 第二十四章 胸膺先兆——胸膺相学
- 第二十五章 虚里先兆——虚里相学
- 第二十六章 腰背先兆——腰背相学
- 第二十七章 魄门(肛)先兆——肛门相学
- 第二十八章 腹先兆——腹相学
- 第二十九章 脐先兆——脐相学
- 第三十章 脉先兆——脉相学
- 第三十一章 舌先兆——舌相学
- 篇三 分泌物信号学
- 篇四 先露症状预兆学
- 第四十章 味预兆
- 第四十一章 食欲预兆
- 第四十二章 性欲预兆
- 第四十三章 睡欲预兆
- 第四十四章 嗅预兆
- 第四十五章 音声预兆
- 第四十六章 疲乏预兆
- 第四十七章 消瘦预兆
- 第四十八章 肥胖预兆
- 第四十九章 头症预兆
- 第五十章 咽痛预兆
- 第五十一章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
- 第五十二章 痒预兆
- 第五十三章 麻木预兆
- 第五十四章 喘息预兆
- 第五十五章 呕恶哕预兆
- 第五十六章 手足厥冷预兆
- 第五十七章 发热预兆
- 第五十八章 出血预兆
- 第五十九章 瘀预兆
- 篇五 内科疾病先兆学
- 第六十章 心系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真心痛(冠心病)先兆
- 第三节 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先兆
- 第四节 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兆
- 第五节 肝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节 惊悸(心脏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七节 脉律失常(心律失常)先兆
- 第八节 胸痹(肺源性心脏病)先兆
- 第九节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十一章 肝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二章 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三章 肺系病先兆
- 第六十四章 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五章 精神病先兆
- 第一节 精神病先兆意义
- 第二节 精神病先兆潜证
-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先兆
- 第四节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六节 更年期精神病先兆
- 第七节 老年性精神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先兆
- 第八节 病态人格先兆
-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先兆
- 第十节 儿童精神病先兆
- 第六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命火衰微证)先兆
- 第三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阳虚衰证)先兆
-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相火亢盛证)先兆
-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兆
- 第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八节 性腺功能减退症——更年期综合征先兆
- 第六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先兆
- 第六十八章 结缔组织性疾病先兆
- 第六十九章 造血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七十章 爱滋病先兆
- 篇六 妇、儿科疾病先兆
- 篇七 急症先兆学(包括内科急症及急腹症先兆)
- 篇八 癌先兆学
- 第八十六章 概论
- 第八十七章 胃癌先兆
- 第八十八章 肺癌先兆
- 第八十九章 肝癌先兆
- 第九十章 乳腺癌先兆
- 第九十一章 食管癌先兆
- 第九十二章 血癌先兆
-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 第九十四章 宫颈癌先兆
- 第九十五章 皮肤癌先兆
- 第九十六章 膀胱癌先兆
- 第九十七章 鼻咽癌先兆
- 第九十八章 前列腺癌先兆
- 第九十九章 甲状腺癌先兆
- 第一○○章 胰腺癌先兆
- 第一○一章 恶性淋巴瘤先兆
- 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 第一○三章 卵巢癌先兆
- 第一○四章 子宫肌瘤先兆
- 第一○五章 儿童癌先兆
- 篇九 早衰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