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呕恶哕预兆的理论基础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呕恶哕在此指干呕恶心呃逆,三者皆为气上逆,与胃最为相关。盖胃气以和降为顺,按照中医气机升降理论,脾胃为气机升降的中轴,正常脾气升清,胃气降浊,如脾胃升降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导致胃气上逆而产生呕恶。又胃为燥土,脾为湿土,平时燥湿和调,脾胃才能正常升降,如胃津液受损,胃燥则致胃气上逆,而出现呕恶。

此外,肝肺失调与呕恶的产生也极为相关,正常,肝升胃降,如肝气犯胃,肝胃失和则胃气不能和降而上逆;肺主肃降,如肺气不降也会引动胃气上逆,尤其冲气上逆为呕恶的重要因素。冲脉为五脏六腑之海,五脏六腑皆禀受之,冲气上逆可引动脏气上逆而致呕恶。脏气可夹冲气上冲,冲逆与脏逆互为因果关系。如冲脉气根于肾,肾气充盛则冲脉安宅,冲脉属肝,木气冲和条达,则冲脉和顺。又冲脉隶于阳明,冲气上逆则阳明之气亦易随之而逆,足见呕逆与肝肾冲脉阳明等皆密切相关。

以上说明,呕逆并非单纯为脾胃之患,与人体脏腑经络皆有密切关系,呕逆是脏腑疾病的一个信号,对预报疾病方面颇有价值。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呕恶哕预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2. 呕恶哕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3. 呕恶哕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4. 呕恶、吐涎沫,头痛《名师垂教》
  5. 呕哕《金匮悬解》
  6. 呕多忌攻证十 阳明六十一《伤寒悬解》
  7. 呕哕《普济方·针灸》
  8. 呕胆《中医词典》
  9. 呕哕方四首《外台秘要》
  10. 呕(有物有声)《医学纲目》
  11. 呕哕候《诸病源候论》
  12. 《伤寒指掌》
  13. 呕哕吐第十六(呃逆附)《医学三字经》
  14. 《外科选要》
  15. 呕哕吐方《医学三字经》
  16. 《广瘟疫论》
  17. 呕家《中医名词词典》
  18. 《友渔斋医话》
  19. 呕家《中医词典》
  20. 《卫生宝鉴》
  21. 呕苦《中医词典》
  22. 《灵素节注类编》
  23. 呕苦水《中医词典》
  24. 《证治准绳·疡医》
  25. 呕苦水《医学纲目》
  26. 《续名医类案》
  27. 呕利汗出证十九 少阴二十《伤寒悬解》
  28. 《医学纲目》
  29. 呕沫《医学纲目》
  30. 《新修本草》
  31. 呕逆《中医词典》

《中医疾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