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先兆及反应治疗
(一)脾虚型早孕先兆
早期先兆 该型由于素体脾胃虚弱、脾运不健,孕后由于气血聚以养胎,致脾胃愈弱,因升降失常而脾胃不和。又因冲脉隶于阳明,孕后血海气盛引冲气上逆,致胃气失于和降,故恶阻频作。
先兆证为乏力,倦怠,食少,恶吐清水,晨起尤甚,大便不实,舌质淡、苔白腻,脉缓无力。报标症为晨起恶心,吐清涎,厌食。由于素有脾虚,孕后失于健运,故先兆特点为乏力,食少,晨吐清涎。
阻截治则 宜健运脾气,和胃止呕。方予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陈皮、藿香、砂仁、生姜。偏胃寒喜暖者,酌加伏龙肝(灶心土)。
(二)肝旺型早孕先兆
早期先兆 该型素形体偏瘦,肝气偏盛,或因七情不节,郁怒伤肝,孕后血聚养胎,致肝阴虚,肝气上越,胃失和降而作呕。
先兆证见口苦叹息,晨起眩晕,呕恶,乳胁发胀,烦躁易怒,偏嗜酸物,脉弦,舌苔薄,舌质淡。报标症为晨起头眩,呕恶。由于肝郁侮土为其主要病机,故先兆特点为眩晕、易怒。
阻截治则 宜清肝达木、和胃降逆,方予逍遥散加味:柴胡、白芍、茯苓、当归、白术、薄荷、黄连、竹茹、法半夏,头晕重加钩藤、白菊。
(三)痰遏型早孕先兆
早期先兆 该型素有形体肥腴,痰湿阻遏中州之患。妊后气血下聚育胎,致气机不顺、中阳失运,引起津液内停,聚湿生痰,遏阻于中宫。
先兆证为泛恶较重,涎多而粘,胸脘满痞,心悸气促,四肢肿困,足胫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明显。报标症为晨起泛恶涎粘,欲呕,由于病机为中阳失运,聚湿生痰,故以涎多而粘,胸脘痞闷,肢重而困为先兆特点。
阻截治则 宜健脾除湿,化痰和中,方予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茯苓、生姜。挟热加黄连、竹茹。
早孕先兆症和其它疾病类似症的鉴别在于,早孕有停经史,呕恶、头眩等反应症状晨起为甚,并有吐清涎,嗜睡,喜酸,懒动,人中气色红活明润,白带变化(白而稠),及脉象变化(脉滑或“手少阴脉动甚为之有子”)等特异症状。

- 先兆及反应治疗《中医疾病预测》
- 先兆概念《中医疾病预测》
- 先兆及阻截治疗《中医疾病预测》
- 先议病后用药《寓意草》
- 先兆及阻截治疗《中医疾病预测》
- 先血后便《中医词典》
- 先兆及阻截治疗《中医疾病预测》
- 先天之精《中医词典》
- 先兆及阻截治疗《中医疾病预测》
- 先天之本《中医词典》
- 先兆及阻截治疗《中医疾病预测》
- 先天愚型《百病自测》
- 先兆及阻截治疗《中医疾病预测》
- 先天因素《中医儿科学》
- 先兆流产《中医词典》
- 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临床基础检验学》
- 先兆证在疾病预测学中的重要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心脏病学》
- 先兆子痫《中医词典》
-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先兆子痫和子痫《急诊医学》
- 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物理诊断学》
- 先兆子痫和子痫《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先天性心脏病川崎症、血癌………都是预防针造成的。《中医之钥》
- 先哲格言《医门法律》
- 先天性心脏病《胸外科学》
- 先哲名言《顾松园医镜》
- 先天性心脏病《病理学》
- 先哲治验《原机启微》
- 先天性心脏病《百病自测》
- 先治法《石室秘录》
《中医疾病预测》
- 杨力(着)
- 自序
- 篇一 总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医先兆证特点
- 第四章 中医先兆证规律
- 第五章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
- 第六章 潜病与先兆
- 第七章 辨病与潜病
- 第八章 全息先兆
- 第九章 六淫先兆
- 第十章 体质先兆
-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 第十二章 同源与潜病
- 第十三章 病态平衡与潜病
- 第十四章 心理先兆
- 第十五章 气象先兆
- 篇二 人体相学
- 第十六章 颅面先兆——颅面相学
- 第十七章 目先兆——目相学
- 第十八章 人中先兆——人中相学
- 第十九章 耳先兆——耳相学
- 第二十章 皮纹先兆——手相学、足相学
- 第二十一章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
- 第二十二章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
- 第二十三章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
- 第二十四章 胸膺先兆——胸膺相学
- 第二十五章 虚里先兆——虚里相学
- 第二十六章 腰背先兆——腰背相学
- 第二十七章 魄门(肛)先兆——肛门相学
- 第二十八章 腹先兆——腹相学
- 第二十九章 脐先兆——脐相学
- 第三十章 脉先兆——脉相学
- 第三十一章 舌先兆——舌相学
- 篇三 分泌物信号学
- 篇四 先露症状预兆学
- 第四十章 味预兆
- 第四十一章 食欲预兆
- 第四十二章 性欲预兆
- 第四十三章 睡欲预兆
- 第四十四章 嗅预兆
- 第四十五章 音声预兆
- 第四十六章 疲乏预兆
- 第四十七章 消瘦预兆
- 第四十八章 肥胖预兆
- 第四十九章 头症预兆
- 第五十章 咽痛预兆
- 第五十一章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
- 第五十二章 痒预兆
- 第五十三章 麻木预兆
- 第五十四章 喘息预兆
- 第五十五章 呕恶哕预兆
- 第五十六章 手足厥冷预兆
- 第五十七章 发热预兆
- 第五十八章 出血预兆
- 第五十九章 瘀预兆
- 篇五 内科疾病先兆学
- 第六十章 心系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真心痛(冠心病)先兆
- 第三节 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先兆
- 第四节 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兆
- 第五节 肝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节 惊悸(心脏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七节 脉律失常(心律失常)先兆
- 第八节 胸痹(肺源性心脏病)先兆
- 第九节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十一章 肝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二章 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三章 肺系病先兆
- 第六十四章 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五章 精神病先兆
- 第一节 精神病先兆意义
- 第二节 精神病先兆潜证
-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先兆
- 第四节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六节 更年期精神病先兆
- 第七节 老年性精神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先兆
- 第八节 病态人格先兆
-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先兆
- 第十节 儿童精神病先兆
- 第六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命火衰微证)先兆
- 第三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阳虚衰证)先兆
-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相火亢盛证)先兆
-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兆
- 第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八节 性腺功能减退症——更年期综合征先兆
- 第六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先兆
- 第六十八章 结缔组织性疾病先兆
- 第六十九章 造血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七十章 爱滋病先兆
- 篇六 妇、儿科疾病先兆
- 篇七 急症先兆学(包括内科急症及急腹症先兆)
- 篇八 癌先兆学
- 第八十六章 概论
- 第八十七章 胃癌先兆
- 第八十八章 肺癌先兆
- 第八十九章 肝癌先兆
- 第九十章 乳腺癌先兆
- 第九十一章 食管癌先兆
- 第九十二章 血癌先兆
-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 第九十四章 宫颈癌先兆
- 第九十五章 皮肤癌先兆
- 第九十六章 膀胱癌先兆
- 第九十七章 鼻咽癌先兆
- 第九十八章 前列腺癌先兆
- 第九十九章 甲状腺癌先兆
- 第一○○章 胰腺癌先兆
- 第一○一章 恶性淋巴瘤先兆
- 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 第一○三章 卵巢癌先兆
- 第一○四章 子宫肌瘤先兆
- 第一○五章 儿童癌先兆
- 篇九 早衰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