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燥病的预报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燥气通于肺”,燥分温燥及凉燥,温燥偏阳,凉燥偏阴,燥性为干,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燥胜则干”,故燥邪所致疾病的预报应以“燥—干—肺”的特点掌握其先兆症的规律。燥邪致病的特点为干涩伤津。如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临床上,凡干燥、伤津的病证即以“干”为特点的病证则表明燥病的可能,具体以鼻干口渴,毛发不荣,二便干为预兆。

内燥(津伤化燥),为脏腑运化失常,津液内生障碍的疾病。则以口鼻干渴及排泄物、分泌物减少变粘为先兆,发展下去则出现痿躄(“肺热叶焦”),血枯(“津血同源”)等证。总之,燥邪为患的预报应以“干”症为主。

综上所述,六淫为患所致的脏腑气血津液紊乱,无论起因为外六淫或内六淫,其先兆皆具有六淫特点,因此对这一类疾病的预报一定要掌握其特点,才能抓住要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燥病的预报《中医疾病预测》
  2. 燥病辨脉《温病正宗》
  3. 燥疮候《诸病源候论》
  4. 燥病《眉寿堂方案选存》
  5. 燥毒《中医词典》
  6. 燥病《温病正宗》
  7. 燥瘑疮《中医词典》
  8. 燥(燥气)《中医名词词典》
  9. 燥何以配金《思考中医》
  10. 《也是山人医案》
  11. 燥化阳明《中医词典》
  12. 《邵兰荪医案》
  13. 燥火《校注医醇剩义》
  14. 《医学启源》
  15. 燥火喘逆《中医词典》
  16. 《银海指南》
  17. 燥火喘逆《症因脉治》
  18. 《儒门事亲》
  19. 燥火腹痛《中医词典》
  20. 《本草求真》
  21. 燥火腹痛《症因脉治》
  22. 《顾松园医镜》
  23. 燥火痢《中医词典》
  24. 《临证指南医案》
  25. 燥火呕吐《中医词典》
  26. 《张氏医通》
  27. 燥火呕吐《症因脉治》
  28. 《医述》
  29. 燥火三消《中医词典》
  30. 《续名医类案》
  31. 燥火三消《症因脉治》

《中医疾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