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虚里先兆的临床意义
一、虚里动甚的先兆意义
虚里动甚包括两个含义,其一为搏动过疾,其二为搏动过强应衣,虚里动甚非大虚即大实,皆不吉之兆。其中,邪热过亢,虚里动甚多为大实,如胃中有火,惊伤忿怒,过酒纵欲皆可引起;而心气不敛,宗气大泄则为大虚,如心阳欲脱,正气将绝等。大实之兆寸口必应有力,大虚之征寸口则显无力,因此诊虚里动甚又须参以寸口。
临床上,虚里动甚常出现于高热喘咳、心悸怔忡、水肿等病,故危证、急证尤须诊察虚里以决死生。具体分析之,虚里动甚,如证见高热、喘咳、心悸、气急鼻搧,为邪热壅肺,心气被耗心力亢奋;如高热腹胀便秘谵妄,胸高气粗,虚里动甚,又为阳明火炽、邪扰心舍致心气外逸;如血虚或心神过劳,致心悸、惊惕不安,虚里动甚则为血虚心失养,心气不敛;如心里动甚见面色白,形寒肢冷、唇青甲紫、冷汗淋漓、气短息促、脉疾数而散乱,或伴心痛则为心阳暴脱、心气欲绝之险证。
二、虚里欲绝的先兆意义
张景岳曾说“虚里跳动最为虚损之本”。说明虚里搏动与内脏虚损尤为关连,虚里既为胃之大络,宗气之外候,心气之窗户,则必为元气之表旌,死生之分间,故若其绝而不至则示生机将竭。
虚里搏动微弱,若于久泄或大吐之后,伴面黄呃逆,食谷不下则示胃气将竭之兆;虚里搏动欲绝发生在久咳喘嗽后期兼见喘息气微,面色青灰,张口抬息,心悸脉微为宗气欲绝之征;虚里绝而不至,若在怔忡心悸喘息之后,并有面青唇紫,冷汗淋漓,气短息促之危证则为心气将竭之恶候。
三、虚里疼痛的先兆意义
正常,虚里绝无疼痛之感,如出现疼痛,无论是何种性质的疼痛,包括刺痛、压痛、锥痛或钝痛等,皆为不吉之兆。虚里隐隐作痛伴有面色萎黄、乏力、心悸等症为血虚心失荣养作痛;如虚里刺痛、兼胸闷气憋、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不利又为心血瘀阻之象;如心痛如锥,证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气短心悸、脉微欲绝,则属心络暴阻、心阳欲脱之症。如心胸憋闷,气短乏力,心隐隐作痛,又为心气不足之兆。

- 虚里先兆的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虚里先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 虚里先兆——虚里相学《中医疾病预测》
- 虚里《中医词典》
- 虚痢《中医词典》
- 虚里《经络全书》
- 虚淋《中医词典》
- 虚冷气《普济方·针灸》
- 虚淋《明医指掌》
- 虚冷腹痛《中医词典》
- 虚灵廓《中医词典》
- 虚羸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虚聋《中医词典》
- 虚羸候《诸病源候论》
- 虚挛《中医词典》
- 虚羸第八十一问《婴童百问》
- 虚论《儿科醒》
- 虚羸《女科证治准绳》
- 虚络《中医词典》
- 虚羸《小儿药证直诀》
- 虚脉《中医名词词典》
- 虚羸《麻科活人全书》
- 虚脉《中医词典》
- 虚羸《保婴撮要》
- 虚脉《脉理求真》
- 虚羸《济阴纲目》
- 虚脉(阴)《脉诀汇辨》
- 虚羸《证治准绳·女科》
- 虚脉(阴)《诊家正眼》
- 虚羸《张氏医通》
- 虚脉体状《医学集成》
《中医疾病预测》
- 杨力(着)
- 自序
- 篇一 总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医先兆证特点
- 第四章 中医先兆证规律
- 第五章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
- 第六章 潜病与先兆
- 第七章 辨病与潜病
- 第八章 全息先兆
- 第九章 六淫先兆
- 第十章 体质先兆
-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 第十二章 同源与潜病
- 第十三章 病态平衡与潜病
- 第十四章 心理先兆
- 第十五章 气象先兆
- 篇二 人体相学
- 第十六章 颅面先兆——颅面相学
- 第十七章 目先兆——目相学
- 第十八章 人中先兆——人中相学
- 第十九章 耳先兆——耳相学
- 第二十章 皮纹先兆——手相学、足相学
- 第二十一章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
- 第二十二章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
- 第二十三章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
- 第二十四章 胸膺先兆——胸膺相学
- 第二十五章 虚里先兆——虚里相学
- 第二十六章 腰背先兆——腰背相学
- 第二十七章 魄门(肛)先兆——肛门相学
- 第二十八章 腹先兆——腹相学
- 第二十九章 脐先兆——脐相学
- 第三十章 脉先兆——脉相学
- 第三十一章 舌先兆——舌相学
- 篇三 分泌物信号学
- 篇四 先露症状预兆学
- 第四十章 味预兆
- 第四十一章 食欲预兆
- 第四十二章 性欲预兆
- 第四十三章 睡欲预兆
- 第四十四章 嗅预兆
- 第四十五章 音声预兆
- 第四十六章 疲乏预兆
- 第四十七章 消瘦预兆
- 第四十八章 肥胖预兆
- 第四十九章 头症预兆
- 第五十章 咽痛预兆
- 第五十一章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
- 第五十二章 痒预兆
- 第五十三章 麻木预兆
- 第五十四章 喘息预兆
- 第五十五章 呕恶哕预兆
- 第五十六章 手足厥冷预兆
- 第五十七章 发热预兆
- 第五十八章 出血预兆
- 第五十九章 瘀预兆
- 篇五 内科疾病先兆学
- 第六十章 心系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真心痛(冠心病)先兆
- 第三节 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先兆
- 第四节 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兆
- 第五节 肝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节 惊悸(心脏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七节 脉律失常(心律失常)先兆
- 第八节 胸痹(肺源性心脏病)先兆
- 第九节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十一章 肝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二章 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三章 肺系病先兆
- 第六十四章 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五章 精神病先兆
- 第一节 精神病先兆意义
- 第二节 精神病先兆潜证
-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先兆
- 第四节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六节 更年期精神病先兆
- 第七节 老年性精神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先兆
- 第八节 病态人格先兆
-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先兆
- 第十节 儿童精神病先兆
- 第六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命火衰微证)先兆
- 第三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阳虚衰证)先兆
-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相火亢盛证)先兆
-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兆
- 第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八节 性腺功能减退症——更年期综合征先兆
- 第六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先兆
- 第六十八章 结缔组织性疾病先兆
- 第六十九章 造血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七十章 爱滋病先兆
- 篇六 妇、儿科疾病先兆
- 篇七 急症先兆学(包括内科急症及急腹症先兆)
- 篇八 癌先兆学
- 第八十六章 概论
- 第八十七章 胃癌先兆
- 第八十八章 肺癌先兆
- 第八十九章 肝癌先兆
- 第九十章 乳腺癌先兆
- 第九十一章 食管癌先兆
- 第九十二章 血癌先兆
-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 第九十四章 宫颈癌先兆
- 第九十五章 皮肤癌先兆
- 第九十六章 膀胱癌先兆
- 第九十七章 鼻咽癌先兆
- 第九十八章 前列腺癌先兆
- 第九十九章 甲状腺癌先兆
- 第一○○章 胰腺癌先兆
- 第一○一章 恶性淋巴瘤先兆
- 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 第一○三章 卵巢癌先兆
- 第一○四章 子宫肌瘤先兆
- 第一○五章 儿童癌先兆
- 篇九 早衰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