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急性胁痛先兆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胆囊或胆道虽位于右胁下,但疼痛常常放射至肩背,因此,注意力不应只局限于右胁下。另外,无论胆囊炎或胆结石肥胖体质和湿热潜证都有一定的先兆预报价值……

急性胁痛是常见的急腹症,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道感染以及胆绞痛胆石症、胆道蛔虫)等。

一、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道感染先兆

急性胆囊和胆道感染,属中医急性胁病范畴,多由肝火湿热引起,如《灵枢·五邪》:“病在肝,则两胁中痛”,《东医宝鉴·外形篇三·胁》亦曰:“肝火盛、两胁痛不得伸舒”,《万病回春·胁痛》说:“因内有湿热,两胁痛甚”。

其先兆症多为肝火湿热证型,呈现目赤善怒、口苦喜呕、便秘溺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或濡数。如进食肥腻后,感右胁闷胀及隐隐作痛,常为胆道不畅、胆汁浓度过大的警号,总之,湿热内蕴为胆囊疾患的土壤。胆囊和胆道急性炎症时必有发热恶寒、口苦胁痛、恶心欲呕等征象,且常感腹胀、疼痛并放射至右肩背部,少数有黄疸出现。如疼痛剧烈、全身症状严重的要考虑胆囊穿孔凶兆的可能。而面色苍黄、昏厥、四肢厥冷、汗冷湿漉、脉微欲绝、则为厥脱险讯。另外,右上腹呈绞痛状、程度剧烈、黄疸明显、憎寒壮热、胆囊肿大不明显,应警惕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尤其见高热持续、黄疸加重、神志淡漠或恍惚、烦躁不安、唇紫舌瘀、出血衄血,则为瘀毒热结内陷的险讯,病情危笃,相当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二、胆绞痛(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先兆

胆绞痛包括胆石症、胆道蛔虫及梗阻性胆管炎、梗阻性胆囊炎等疾患,为常见急腹症之一。中医有胆胀、胁痛、黄疸等记载,如《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素问·刺热论》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千金要方》曰:“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痛,洒洒恶寒,胁痛,名曰胆实热也。”(卷第十二·胆腑)《景岳全书·胁痛》亦曰:“内伤肝胆气逆不顺而胁痛。”发作的典型征兆为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三大特征。

胆石症先兆

胆石症多发生于肥胖型妇女,且多为痰热质或肝郁型先兆证的潜在,即素见痰多苔腻、舌质偏红、脉弦或滑数、口粘腹胀、大便常秘、尿黄。或常呈右胁时胀痛、情志不舒时加重、食后胃腹饱闷。有上述潜证者如渐感食肥腻后右胁下隐隐作痛,或饱食情志不舒时右胁胀闷者,应警惕胆石症的隐匿。如出现右胁疼痛,甚而寒战高热、黄疸、大便白则为胆石症合并感染的征兆。胆总管结石则以腹痛、寒热及黄疸为典型征象。如出现右胁腹剧痛呕吐、甚至昏厥、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为厥脱急兆,是胆石嵌顿引起疼痛性休克所致,而症情进一步发展,见面目深黄、神志昏愦、高热不退、四肢厥冷、脉细微无力,又为“热深厥深”毒热内陷险讯,提示胆道梗阻性感染、中毒性休克。再发展下去,出现唇紫喘息冷汗面白则为亡阳危证,相当于西医的呼吸循环衰竭,为生命濒危的信号。

胆道感染先兆

多见于女性,且多呈肥胖型,并素有湿热质先兆证,如舌质红、苔黄腻、腹胀厌油、尿短溲赤、便干脉数等症,尤其进油腻饮食后,常感右胁隐隐作痛,且大便呈黄白色、恶心、腹胀等,多为慢性胆囊炎的信号。急性发作时呈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右上腹痛并向肩背放射。

严重时出现高热持续、恍惚嗜睡、四肢厥冷、舌质红、苔黄燥、血压下降,为热毒炽盛内陷心营、热深厥深的凶兆,相当于现代医学感染中毒性休克。进一步发展,见昏迷息促、衄血便血皮肤瘀斑、则为瘀热互结、气血凝滞的险证,相当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如见唇紫息微、脉微欲绝、无尿、则为阴阳离绝的危象,相当于西医肝肾功能衰竭、呼吸循环衰竭,皆应紧急抢救。

由上述可见,胆道急症是十分凶险的,故掌握其先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胆道蛔虫先兆

胆道蛔虫为常见急腹症之一,中医属急性胁痛,多发生于儿童。先兆证为湿热潜证,表现为虫疳征兆,即喜食异物,或香甜食物、面黄肌瘦、唇有白斑、腹时作痛、口吐清涎、苔腻舌质偏红。如《灵枢·厥病》曰:“肠中有虫瘕及蛟蛕……心肠痛、憹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胆道蛔虫,中医称为蛔厥,如《金匮要略》载曰:“蛔厥……此为脏寒,蛔上入膈”。

发作征兆为剑突下钻顶痛,腹部症状轻微,并有蛔厥征兆:乍寒乍热,手足时厥,口吐清涎,发作时大汗淋漓,辗转不安等症。如出现腹痛由阵发性转为持续加剧,发热、寒战、黄疸、脉数,则为毒热壅盛征象(合并胆道感染信号)。而见高热、神昏、面目深黄、四肢厥冷、脉细欲绝,又为热邪内陷、热深厥深(相当于西医感染中毒性休克)危兆。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急性胁痛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2. 急性细支气管炎《病理学》
  3. 急性心包积液的影象学检查《急诊医学》
  4. 急性细菌性痢疾《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5. 急性心包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6. 急性胃粘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7. 急性心包炎《病理学》
  8. 急性胃粘膜病变《消化病学》
  9. 急性心包炎《心脏病学》
  10. 急性胃炎《消化病学》
  11.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12. 急性胃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3.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医学》
  14. 急性胃脘痛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15. 急性心肌梗死的影象学诊断《急诊医学》
  16. 急性胃扩张《外科学总论》
  17. 急性心力衰竭《急诊医学》
  18. 急性胃肠炎的中医食疗《老年食养食疗》
  19. 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病学》
  20. 急性胃肠炎《手穴手纹诊治》
  21.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急诊医学》
  22. 急性疼痛临床诊断总则《急诊医学》
  23.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急诊医学》
  24. 急性疼痛的治疗总则《急诊医学》
  25. 急性血吸虫病《病理学》
  26.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7. 急性牙槽脓肿《急诊医学》
  28. 急性失血《急诊医学》
  29. 急性牙髓炎《百病自测》
  30. 急性肾盂肾炎《肾脏病学》
  31. 急性咽部感染《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中医疾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