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腰背先兆的临床意义
背部内藏心肺,是候心肺的重要部位。首先背部的形状、厚薄、宽窄,象征着肺的状况,如《灵枢·本藏》曰:“好肩背厚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胁偏疏者肺偏倾也。”临床上,背宽肩实者肺气多足,反之,肺窄肩薄者肺气多虚。此外,背部犹提示身体阳气的盛衰,故《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背为阳”。腰部为足太阳膀胱及督脉的经气所贯注,足太阳为“巨阳……诸阳之属也……为诸阳主气”(《素问·热论》),督脉乃“阳脉之海”“总督诸阳经”,皆为阳气汇聚之经,足见背为阳气贯注之地。《灵枢·阴阳系日月》曰:“腰以上者为阳”故背部最能反映体内阳气的盛衰,临床上,背恶寒为阳气虚的征兆。
心藏于胸背之间,因此对心病变的反映,常为胸背兼见,如《素问·气穴论》曰:“背与心相控而痛”,“背胸邪系阴阳左右”,即言胸背部存在着任督经气的交注,关系着阴阳气的协调,故心的疾患可同时反映于胸背。因此,治疗亦可胸背穴位互取。
腰为肾之府,又为命门之宅,故腰最能反映肾气命火之衰盛。临床上,腰部状况常为肾、命门的外象,如腰粗厚实者,肾气多旺,反之腰细纤薄者肾气多虚,而腰酸、腰膝无力,提示肾虚。《景岳全书·杂证谟》曰:“腰痛症,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腰膝无力亦为肝肾虚损的征象,腰部发凉为命火衰的预兆。此外,带脉环腰而行,故腰如绳束者又常预示带脉为病,为滑胎、带下之兆,腰冷重痛又为寒湿滞肾络之征,故《灵枢·阴阳系日月》曰:“腰以下者为阴”。此外,腰俞与募穴又相通应,腹与腰皆为腹部脏气的外围,因此腰部还为腹部脏器的外部征兆,包括盆腔器官如膀胱、子处等在内,腰骶不适尤为盆腔疾患的外兆,上述足见腰背在预诊腹盆脏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一、预报脏腑精气盛衰
《内经》曰:“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背腰候内脏精气,如背部肌肉丰满,色泽明润,脊柱端正,肩宇宽宏,提示内藏脏气充盈坚实;反之,如背部肌肉枯萎、色泽晦滞、脊柱歪曲、肩宇窄缩则象征内藏脏气亏损不实。如肩窄胸狭者预报肺部有先天禀弱疾患,肩胛部不适还可预报由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器的疾患,第七、八、九胸椎的左侧脊椎处有压痛,提示呼吸困难。又腰与背均属足太阳膀胱经,故腰痛在经属太阳,在腑属肾,故有“巨阳虚则腰背痛”之言,腰膝无力为肝肾亏损的表现,因肝主筋,肝气衰则筋不能用,腰为肾府,肾虚则转摇不能之故。
还须提及,《灵枢·本藏》曰:“肾小则藏安难伤;肾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俛仰,易伤以邪。肾高则苦背膂痛,不可以俛仰;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俛仰,为孤疝。肾坚则不病腰背痛;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端正则和利难伤;肾偏倾则苦腰尻痛也”即腰候测肾的具体论述。
二、腰背部可预测命火、肾阳的盛衰状况
由于腰为肾府,命火内藏,且督脉通过,又受足太阳膀胱经(巨阳之经)温煦,故腰背部可谓全身之阳宅。因此,正常腰背部不应有畏寒和发凉症状,如出现则提示命火、肾阳衰减。临床上,腰部经常发凉者,常提示肾阳不足,腰部狭窄肉薄,常为肾秉赋不足的征兆,腰粗壮肉实者则肾气多实。此外,第一、二、三腰椎的两侧有肥厚改变者,有患肾炎之可能,腰骶部钝痛者为子宫、输卵管疾患的征兆,而腰酸如折又为肾虚的预报。
三、腰背部可预报诸疾
背部发凉,尤其整个背部发冷为阳虚标志,如《伤寒论》174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提示气津两伤,表阳有虚病机,故加人参以护阳。而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炙之,附子汤主之。”该条背恶寒又为阳气虚衰之兆。因少阴病肾阳虚衰,加之督脉循背,总督诸阳,如阳气不足,阴寒之气郁滞于督脉,故背恶寒较甚,而太阳表证恶寒,则又为表虚卫阳不固之征。一般而言,全背恶寒为阳虚标志,背局部恶寒则多预报痰饮。如《金匮要略》曰:“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丹溪心法·痰》亦曰:“背心一片,常为冰冷……皆痰饮所致。”即并非阳虚乃饮留阻遏阳气不达之故。背热又为肺热的标志,《东医宝鉴·外形篇》亦曰:“背热属肺,肺居上焦,放热于背”。此外,腰痛还往往是一些疾病的凶兆,如《医说》曰:“腰痛病,面上忽见红点,人中黑者,死也。”
现代还有学者发现从背部进行沿脊倒推,可根据胸椎的异常而发现内脏疾患。如脊实出现压痛或凹陷,或色泽改变或棘突之间距离变大或缩小,或异常隆起,异常索状物或周围组织松弛,皆可反映内脏疾患。其中,1~3胸椎部位预兆心脏疾患,2~5胸椎预兆肺、胸部疾患,1~4胸椎预兆上肢病变,5~8胸椎预兆胃、十二指肠疾患,8~10胸椎预兆肝、胆、胰疾患,10~12胸椎反映胃肠疾患,12胸椎~第2腰椎反映肾、泌尿系疾患,1~4腰椎反应下肢疾患,骶椎部反映生殖器疾患。
目前已有用红外背图诊断的仪器,实验结果是:“红外背图的异常显示点大都在患病脏腑所属的背部俞穴上,或在与其密切相关的穴位上。临床诊断与红外背图的异常显示符合率在95%以上……如24例次膀胱癌患者有22例次出现双侧膀胱俞穴异常红外显示”。
据报道,肩背部长发,常见于背部大椎穴周围和肩胛骨上,形似长发,不与发际相连散在或密集分布,而不伴有前胸等其他部位长毛属阳性,检查结果,食管癌阳性率10%,胃癌阳性率7%,肠癌阳性率7%,肝癌阳性率6%。

- 腰背先兆的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腰背先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 腰背先兆——腰背相学《中医疾病预测》
- 腰背痛辨病《常见病自测》
- 腰髀痛《脉因证治》
- 腰背痛《中医词典》
- 腰部《外科大成》
- 腰背痛《百病自测》
- 腰部保健按摩《老年百病防治》
- 腰背痛《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腰部病症《中医伤科按摩学》
- 腰背扭伤《手穴手纹诊治》
- 腰部劳损《老年百病防治》
- 腰背功(每个动作重复12~36次)《中医伤科按摩学》
- 腰部证治(计三证)《外科证治全书》
- 腰背反张《沈氏女科辑要》
- 腰丛《人体解剖学》
- 腰背发《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 腰带痛《中医词典》
- 腰背病诸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腰带痈门主方《疡医大全》
- 腰《中医词典》
- 腰带痈门主论《疡医大全》
- 腰《中医名词词典》
- 腰骶椎变异与腰痛《中医伤科按摩学》
- 腰《经络全书》
- 腰腹背痛《女科秘旨》
- 妖媚《周慎斋遗书》
- 腰腹背痛《女科折衷纂要》
- 夭寿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腰腹及背痛《证治准绳·女科》
《中医疾病预测》
- 杨力(着)
- 自序
- 篇一 总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医先兆证特点
- 第四章 中医先兆证规律
- 第五章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
- 第六章 潜病与先兆
- 第七章 辨病与潜病
- 第八章 全息先兆
- 第九章 六淫先兆
- 第十章 体质先兆
-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 第十二章 同源与潜病
- 第十三章 病态平衡与潜病
- 第十四章 心理先兆
- 第十五章 气象先兆
- 篇二 人体相学
- 第十六章 颅面先兆——颅面相学
- 第十七章 目先兆——目相学
- 第十八章 人中先兆——人中相学
- 第十九章 耳先兆——耳相学
- 第二十章 皮纹先兆——手相学、足相学
- 第二十一章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
- 第二十二章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
- 第二十三章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
- 第二十四章 胸膺先兆——胸膺相学
- 第二十五章 虚里先兆——虚里相学
- 第二十六章 腰背先兆——腰背相学
- 第二十七章 魄门(肛)先兆——肛门相学
- 第二十八章 腹先兆——腹相学
- 第二十九章 脐先兆——脐相学
- 第三十章 脉先兆——脉相学
- 第三十一章 舌先兆——舌相学
- 篇三 分泌物信号学
- 篇四 先露症状预兆学
- 第四十章 味预兆
- 第四十一章 食欲预兆
- 第四十二章 性欲预兆
- 第四十三章 睡欲预兆
- 第四十四章 嗅预兆
- 第四十五章 音声预兆
- 第四十六章 疲乏预兆
- 第四十七章 消瘦预兆
- 第四十八章 肥胖预兆
- 第四十九章 头症预兆
- 第五十章 咽痛预兆
- 第五十一章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
- 第五十二章 痒预兆
- 第五十三章 麻木预兆
- 第五十四章 喘息预兆
- 第五十五章 呕恶哕预兆
- 第五十六章 手足厥冷预兆
- 第五十七章 发热预兆
- 第五十八章 出血预兆
- 第五十九章 瘀预兆
- 篇五 内科疾病先兆学
- 第六十章 心系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真心痛(冠心病)先兆
- 第三节 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先兆
- 第四节 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兆
- 第五节 肝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节 惊悸(心脏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七节 脉律失常(心律失常)先兆
- 第八节 胸痹(肺源性心脏病)先兆
- 第九节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十一章 肝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二章 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三章 肺系病先兆
- 第六十四章 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五章 精神病先兆
- 第一节 精神病先兆意义
- 第二节 精神病先兆潜证
-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先兆
- 第四节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六节 更年期精神病先兆
- 第七节 老年性精神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先兆
- 第八节 病态人格先兆
-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先兆
- 第十节 儿童精神病先兆
- 第六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命火衰微证)先兆
- 第三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阳虚衰证)先兆
-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相火亢盛证)先兆
-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兆
- 第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八节 性腺功能减退症——更年期综合征先兆
- 第六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先兆
- 第六十八章 结缔组织性疾病先兆
- 第六十九章 造血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七十章 爱滋病先兆
- 篇六 妇、儿科疾病先兆
- 篇七 急症先兆学(包括内科急症及急腹症先兆)
- 篇八 癌先兆学
- 第八十六章 概论
- 第八十七章 胃癌先兆
- 第八十八章 肺癌先兆
- 第八十九章 肝癌先兆
- 第九十章 乳腺癌先兆
- 第九十一章 食管癌先兆
- 第九十二章 血癌先兆
-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 第九十四章 宫颈癌先兆
- 第九十五章 皮肤癌先兆
- 第九十六章 膀胱癌先兆
- 第九十七章 鼻咽癌先兆
- 第九十八章 前列腺癌先兆
- 第九十九章 甲状腺癌先兆
- 第一○○章 胰腺癌先兆
- 第一○一章 恶性淋巴瘤先兆
- 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 第一○三章 卵巢癌先兆
- 第一○四章 子宫肌瘤先兆
- 第一○五章 儿童癌先兆
- 篇九 早衰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