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本书是根据三年制教学计划及全国中等按摩专业统编教材编审委员会讨论制定的教学大纲编写的。供中医按摩医士专业使用。
《伤科按摩学》是中医按摩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损伤疾患的一门科学。全书包括总论、伤筋、关节脱位、后遗症、功能锻炼5部分,共计12章、 26节80余个病症,约21万余字。总论分为4章,概述了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损伤的病因病机、损伤的分类与辨证诊断、伤科手法与施法原则。伤筋分为4章,较系统地论述了伤筋概论、脊柱与四肢部常见损伤性疾病。关节脱位分为2章,既论述了脱位的基础理论,又阐明了常见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后遗症为1章,即损伤后遗症,阐明了骨折及神经损伤后遣症的诊治。功能锻炼为1章,论述了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及脊柱与四肢部常用的功能锻炼方法,供教学时参考。
以上各章节基本上概括了《伤科按摩学》的专业范围,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常见伤病的辨证施治规律与手法操作技能,反映了中西医结合在预防、治疗损伤疾患的新成果。能使学生在按摩专业知识方面系统的掌握《伤科按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中西医结合防治伤筋、脱位等损伤性疾病,为整理、研究中医伤科按摩打下了基础。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曾得到本校按摩教研室、中医教研室。西医教研室部分教师的大力协助,在全国按摩教材编审会议上编委们及北京中医学院、首都医院教授、专家对本书讨论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谨表示深切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教材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请各校师生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修订提高。
河南省盲人按摩学校

- 编写说明《中医伤科按摩学》
- 编辑幼科种痘心法要旨《医宗金鉴》
- 编写说明《手掌与疾病》
- 编后记《伤寒恒论》
- 编写说明《中医养生学》
- 萹蓄《中药学》
- 编译人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萹蓄《玉楸药解》
- 编者的话《时病论歌括新编》
- 萹蓄《药笼小品》
- 编者的话《时病论歌括新编》
- 萹蓄《神农本草经》
- 编制统计表的注意事项《医学统计学》
- 砭针法《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编撰《中国医学通史》
- 砭针《中医词典》
- 蝙蝠《实验动物科学》
- 砭石(砭、石针)《中医名词词典》
- 鞭背法《医宗金鉴》
- 砭石《中医词典》
- 鞭虫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砭石《圣济总录》
- 鞭毛虫《人体寄生虫学》
- 砭门秘诀二百七十九法《针灸神书》
- 鞭炮伤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砭镰法《外科精义》
- 扁担翻《松峰说疫》
- 砭镰法《中医词典》
- 扁豆《本草纲目》
- 砭镰《证治准绳·疡医》
- 扁豆《千金翼方》
《中医伤科按摩学》
- 来源:网络收集与共享 仅供研究之用!
- 编写说明
- 第一章 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
- 第二章 损伤的病因病机
- 第三章 损伤的分类与辩证诊断
- 第四章 伤科按摩手法与施治原则
- 第五章 伤筋概论
- 第六章 上肢伤筋
- 第七章 脊柱部伤筋
- 第一节 颈、背部病症
- 第二节 胸部病症
- 第三节 腰部病症
- 第四节 引起腰腿痛的其它疾病
- 第八章 下肢伤筋
- 第一节 臀部病症
- 第二节 股部病症
- 第三节 膝部病症
- 第四节 踝部病症
- 第九章 关节脱位概论
- 第十章 关节脱位各论
- 第一节 颞颌关节脱位
- 第二节 上肢关节脱位
- 第三节 骶髂关节半脱位
- 第四节 下肢关节脱位
- 第十一章 损伤后遗症
- 第十二章 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