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爱滋病先兆、征兆及诊断
本病潜伏期较长,但由血源传染的较短,最短者为一年,最长者15年,平均为6年。少数为终身隐型,但却是危险的病毒携带者。
超早期先兆 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周身酸痛,酷似病毒型感染,数日即自行消失。从此则长期潜伏,二周后血清即可查出抗体,这一段时间极长,是该病的超早期阶段,可供分析病史参考。
早期先兆 逐渐出现顽固的、进行性的疲乏,消瘦、发热、厌食、痒疹、淋巴结肿大(颈、腋下尤甚)六大症状。属中枢神经性者则有痴呆。上述症状虽无特异性,但如为不明原因及久治无效,又有爱滋病人接触史、性乱史或输血史者即应引起高度警惕。应立即作血清检查,发现爱滋病病毒抗体,诊断即可确立。
典型征兆期 此时期为特异性症状阶段。如出现罕见的顽固性感染(机遇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真菌、孢子虫、鼠伤寒沙门氏菌,鼠弓形病、卡氏肺囊虫……引起发热、咳嗽、腹泻……且极易出现败血症,则意味着爱滋病人在先兆症状出现后,经过长期的潜伏期(实际上是免疫功能代偿期)后,出现免疫贮备耗尽,免疫衰竭的凶讯。
具体如一个长期乏力、厌食、消瘦、发热的人突然患一般人不易得的病,如鹅口疮(白色念珠状菌感染)、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孢子虫性肠炎,或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或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出现视网膜炎,兰氏贾弟鞭毛虫病,或贾弓状体脑炎,鼠弓形体脑炎,反复发作的带状疱疹等谱广而又离奇的各种病原体感染为免疫功能衰竭的信号。
因此,突然出现咳嗽或腹泻、发热、鹅口疮、脑炎,如查出上述病原体,再结合病史以及长期的疲乏、低热、消瘦、厌食、痒疹、淋巴结肿大,就应高度怀疑爱滋病的可能,应立即作血清检查。
如再发现卡波济氏肉瘤(长在下肢的轻度皮肤癌,呈蓝紫色结节,重则转入肠道,形成大量癌结节,病人可因血性泄泻而死亡)斑,则提示爱滋病综合征的两个条件已经具备,诊断基本可以确立,即免疫缺陷加机遇感染。
爱滋病的诊断
除据上述临床症状外,还须作如下检查方可确诊。
1.分离出爱滋病病毒 即HTLV/HIV病毒。
2.检测出爱滋病抗毒血清 即血清HIV抗体(一般在感染爱滋病病毒2~4周后,病人血清中即可出现)。
如上述检查为阳性结果,诊断即可成立。但还须再作免疫功能的实验检查以进一步确诊。①白细胞总数长期低;②淋巴总数长期减少:<1000/立方毫米(正常1500/mm3);③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000/立方毫米(正常1200/mm3);④T4细胞计数锐减:<400/立方毫米(正常800mm3);⑤T4/T8比值<1.0(正常1.1~3.5)。

- 爱滋病先兆、征兆及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 爱滋病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碍产《中医词典》
- 爱滋病——男女性器官的感冒病症——又一新医疗骗局的产生《中医之钥》
- 碍产《竹林女科证治》
- 爱滋病的治疗《中医疾病预测》
- 碍肩生《中医词典》
- 爱滋病的预防《中医疾病预测》
- 碍气嗽《中医词典》
- 爱滋病的耳鼻咽喉表现《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嗳腐《中医名词词典》
- 爱滋病病因病机《中医疾病预测》
- 嗳腐《中医词典》
- 爱泉伤风咳嗽声哑右边不能贴席《孙文垣医案》
- 嗳脉案《类证治裁》
- 爱吃泥土《保幼新编》
- 嗳气《中医词典》
- 艾滋病患者与肿瘤《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嗳气《杂病治例》
- 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嗳气《医学入门》
- 艾滋病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嗳气《寿世保元》
- 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呼吸病学》
- 嗳气《医碥》
- 艾滋病《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嗳气《古今医鉴》
- 艾滋病《神经病学》
- 嗳气《万病回春》
- 艾滋病《传染病》
- 嗳气《丹溪治法心要》
《中医疾病预测》
- 杨力(着)
- 自序
- 篇一 总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医先兆证特点
- 第四章 中医先兆证规律
- 第五章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
- 第六章 潜病与先兆
- 第七章 辨病与潜病
- 第八章 全息先兆
- 第九章 六淫先兆
- 第十章 体质先兆
-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 第十二章 同源与潜病
- 第十三章 病态平衡与潜病
- 第十四章 心理先兆
- 第十五章 气象先兆
- 篇二 人体相学
- 第十六章 颅面先兆——颅面相学
- 第十七章 目先兆——目相学
- 第十八章 人中先兆——人中相学
- 第十九章 耳先兆——耳相学
- 第二十章 皮纹先兆——手相学、足相学
- 第二十一章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
- 第二十二章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
- 第二十三章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
- 第二十四章 胸膺先兆——胸膺相学
- 第二十五章 虚里先兆——虚里相学
- 第二十六章 腰背先兆——腰背相学
- 第二十七章 魄门(肛)先兆——肛门相学
- 第二十八章 腹先兆——腹相学
- 第二十九章 脐先兆——脐相学
- 第三十章 脉先兆——脉相学
- 第三十一章 舌先兆——舌相学
- 篇三 分泌物信号学
- 篇四 先露症状预兆学
- 第四十章 味预兆
- 第四十一章 食欲预兆
- 第四十二章 性欲预兆
- 第四十三章 睡欲预兆
- 第四十四章 嗅预兆
- 第四十五章 音声预兆
- 第四十六章 疲乏预兆
- 第四十七章 消瘦预兆
- 第四十八章 肥胖预兆
- 第四十九章 头症预兆
- 第五十章 咽痛预兆
- 第五十一章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
- 第五十二章 痒预兆
- 第五十三章 麻木预兆
- 第五十四章 喘息预兆
- 第五十五章 呕恶哕预兆
- 第五十六章 手足厥冷预兆
- 第五十七章 发热预兆
- 第五十八章 出血预兆
- 第五十九章 瘀预兆
- 篇五 内科疾病先兆学
- 第六十章 心系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真心痛(冠心病)先兆
- 第三节 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先兆
- 第四节 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兆
- 第五节 肝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节 惊悸(心脏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七节 脉律失常(心律失常)先兆
- 第八节 胸痹(肺源性心脏病)先兆
- 第九节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十一章 肝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二章 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三章 肺系病先兆
- 第六十四章 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五章 精神病先兆
- 第一节 精神病先兆意义
- 第二节 精神病先兆潜证
-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先兆
- 第四节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六节 更年期精神病先兆
- 第七节 老年性精神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先兆
- 第八节 病态人格先兆
-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先兆
- 第十节 儿童精神病先兆
- 第六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命火衰微证)先兆
- 第三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阳虚衰证)先兆
-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相火亢盛证)先兆
-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兆
- 第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八节 性腺功能减退症——更年期综合征先兆
- 第六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先兆
- 第六十八章 结缔组织性疾病先兆
- 第六十九章 造血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七十章 爱滋病先兆
- 篇六 妇、儿科疾病先兆
- 篇七 急症先兆学(包括内科急症及急腹症先兆)
- 篇八 癌先兆学
- 第八十六章 概论
- 第八十七章 胃癌先兆
- 第八十八章 肺癌先兆
- 第八十九章 肝癌先兆
- 第九十章 乳腺癌先兆
- 第九十一章 食管癌先兆
- 第九十二章 血癌先兆
-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 第九十四章 宫颈癌先兆
- 第九十五章 皮肤癌先兆
- 第九十六章 膀胱癌先兆
- 第九十七章 鼻咽癌先兆
- 第九十八章 前列腺癌先兆
- 第九十九章 甲状腺癌先兆
- 第一○○章 胰腺癌先兆
- 第一○一章 恶性淋巴瘤先兆
- 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 第一○三章 卵巢癌先兆
- 第一○四章 子宫肌瘤先兆
- 第一○五章 儿童癌先兆
- 篇九 早衰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