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皮肤异常的理论基础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皮肤为内脏的一面巨大的外镜,又是人体的“万里长城”,由于位居人之体表,故观察疾病最为方便。成人的皮肤总面积竟达1.5~2平方米,占体重的16%,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因此对疾病的反映面居众组织器官之首。皮肤上万千毛窍又是和里气相通的孔道。走循于皮肤的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为皮肤与内脏相通应的桥梁,皮肤上密布的数百个俞穴是经气出入的门户。因此,皮肤虽位于外,却和内里息息相通应。首先,皮与肺的关系最为密切,因皮为肺之合(《素问·五脏生成篇》:“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素问·经脉别论》)。

此外,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和皮肤的充养也甚为密切。《素问·皮部论》论述了人体十二经络和皮肤,皆有相应的部位,上述皆足以说明皮肤与内脏的密切相关,故内脏疾病可反映于皮肤,皮肤异常是内体疾病的重要预报部位。还须提及,令人折服的是,皮肤和脑有直接的信息联系。如皮肤受到冷、热、触压时,脑皆可从皮肤直接收到信息,从而发出调节号令,更足以说明皮肤与内脏的密切关系。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皮肤异常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2. 皮肤炎性反应《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皮肤异常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4. 皮肤血管瘤《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5.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6. 皮肤性病学《中国医学通史》
  7. 皮肤有声《急救广生集》
  8. 皮肤纤维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9. 皮肤与浅筋膜《人体解剖学》
  10.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中医疾病预测》
  11. 皮肤粘膜出血辨病《常见病自测》
  12. 皮肤先兆的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13. 皮肤粘膜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14. 皮肤先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15. 皮肤针《中医词典》
  16. 皮肤细菌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7. 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中医名词词典》
  18. 皮肤纹理分析《医学遗传学基础》
  19. 皮肤针疗法《中医刺灸》
  20. 皮肤卫生《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21. 皮肤针疗法《中医词典》
  22. 皮肤脱屑辨病《常见病自测》
  23. 皮肤真菌病《皮肤性病学》
  24. 皮肤痛痒《疫疹一得》
  25. 皮肤真菌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6. 皮肤痛觉与传导通路《生理学》
  27. 皮肤中毒风《宋本备急灸法》
  28. 皮肤痛《医学纲目》
  29. 皮肤中痛《奇效简便良方》
  30. 皮肤痛《中医词典》
  31. 皮肤组织学《皮肤性病学》

《中医疾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