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衰老机制的各家学说
一、中枢神经系统衰退学说
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调节中枢和主导系统,为维持内环境平衡的重要部门。如长年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脑力耗损过度,大脑皮层受到严重的精神创伤则易衰老,如一些精神崩溃的人,突然衰老下去,说明中枢对衰老的影响是巨大的。丘脑下部及纹状体苍白球系统的功能随年龄而减退,神经元不会再生,人体只有140亿个神经元,从成年开始,脑细胞便逐渐退化、减少,并且脑细胞不会进行有丝分裂,然而脑细胞却每天减少约一万个,脑细胞的损耗是衰老的因素之一。目前对于神经节中脂褐质沉积是支持衰老的耗损学说,已经受到争议,但神经元不可逆的耗损却是衰老的重要因素,由于神经元的损耗,削弱了对人体整体的调节作用,致身体其它器官功能紊乱,因而产生衰老,故有人提出大脑重量与寿命有关学说(脑的衰老包括神经递质的退化,脑细胞RNA和蛋白质合成的下降等)。总之,中枢神经系统衰老在衰老过程中占主导作用,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故有人持大脑的衰老是整个衰老过程的中心说。并认为下丘脑及垂体的衰老,是整个衰老过程中起决定性的环节,主要原因是导致机体的失控及内外环境的平衡失调。
二、内分泌紊乱学说
内分泌紊乱(包括内分泌减退或亢进),与衰老有一定关系,但并非为衰老的原发变化,而是全身性衰老的一部分。但并不否认内分泌损耗随之而带来的衰老,尤其卵巢、甲状腺、脑垂体、肾上腺、胸腺的减退,往往诱导人体迅速衰老。目前因性腺衰退对胸腺缺少刺激而致胸腺萎缩,促使衰老加速的学说正被引起注意。
三、免疫功能减退学说
主要为免疫潜能减少和自身免疫增加,如胸腺萎缩、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抗体产生细胞的监视功能削弱,形成自身抗体,导致自身免疫,自体破坏,而促成衰老。加之T淋巴细胞敌我不分,故细胞的异常增生不能限制,而自身的正常细胞却被消灭,于是既不能消灭外来,又不能清除异己,更不能监视突变,因而易罹患各种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加速生命的结束。故胸腺的萎缩和T细胞的损耗是促使衰老的原因之一。
四、细胞衰老学说
持此学说者认为细胞突变引起衰老,主要为细胞染色体畸变,和细胞发生了原发性变化以后,导致细胞内蛋白合成功能减退之故。因此,有人认为胚胎细胞分裂在一生中只能进行50次后即死亡,如果保养不够,耗损太过,加速了细胞的分裂,亦即把“寿命钟”拨转得太快,实际上也等于加速了衰老的来临。人只有50~60亿个细胞,随着年龄的增加,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人体内细胞的数目在不断地减少,人的寿命也就在逐渐减少。
五、差误学说
主要指细胞内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有一次复制过程中核酸的密码出现错误,这样便发生排列错误,装置脱位,导致模板“走样”,一错再错便促成了细胞的老化。具体为细胞内氨基酸排列顺序密码发生错误,DNA(脱氧核糖核酸)具有复制下一代细胞中核糖核酸及合成蛋白质的作用。如其模板复制发生“走样”,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误差,DNA合成蛋白质过程出现误差,哪怕是小的误差,以及酶的活化中心出现了氨基酸排列错误等,其中只要有一次错误,即一错再错,终至不可收拾,这些都是促使细胞老化的因素之一。
六、分子钟学说
人体各系统都存在着生物钟节律,如局部与整体的生物钟不能同步,亦是诱发衰老的因素之一。因此强调时间医学也是抗衰老的积极因素。有学者解释人的寿命是一种特定的生理周期,所谓寿命钟,即有一定的寿命系数,到一定的时刻,特定的遗传系数便会定时激活衰老程序,即所谓“程序性衰老学说”,这和人体存在着控制衰老和寿命的遗传基因有关。我国二千多年前《内经·灵枢·天年》篇,早已提出人的寿命是天年,即人的寿命是有一定的寿数的,和现在的分子钟学说颇相吻合。
七、细胞间隙占据学说
主要认为细胞间隙被代谢废物堆积而使细胞老化,这些衰老渣滓侵蚀了正常细胞,妨碍了正常细胞的代谢,导致自身中毒,如脂褐素,透明质酸减少,代之以胶原,当毛细血管、淋巴管及细胞之间一旦被胶原充填,衰老便很快开始。
八、细胞突变学说
主要为染色体畸变而诱发衰老,除寿命钟的因素外,还与电离辐射、放射线、紫外线等有关。
九、营养不良说
长期营养不良,缺乏细胞代谢必须的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及辅酶等,能致使细胞代谢不良而促进衰老的发生。目前又有微量元素缺乏因素的提出人共须26种微量元素。其中尤以碳、氢、氧、氮、硫、钙、磷、钾、钠、氯、和镁等11种为最基本的元素。其余,铁、锌、铜、锰、镍、钴、钼、硒、铬、碘、氟、锡、硅、钒、砷等15种是不可少的。尤其人体必须的如铁、锌、硒、锰、铜、碘、钼、钴、铬、氟等10种,缺少了这些元素,细胞代谢不能正常进行,也是衰老加速的因素之一。
十、循环障碍学说
认为微循环系统是生命新陈代谢的交换场所,人体真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可达10万公里,占全身血管总长度的90%以上,但平时只有20%左右开放,说明微循环系统的储备力是很强的。按照这可观的储备,按理是不易早衰的,但由于代谢废物的沉积和病理性代谢渣滓的粘着破坏了很多微血管床,使其管腔狭窄,甚至封闭,致微循环发生障碍,从而使生命的交换受到限制,于是导致了细胞的衰老。
十一、胸腺说
认为胸腺与衰老密切相关,一旦胸腺分泌量减少,包括性腺衰退,对胸腺的刺激减少,胸腺即提早衰退。但胸腺的衰退只是诱导衰老的原因,而非衰老的根本原因。
十二、自体中毒说
人体是一个生物体,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如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堆积于体内,长期即易形成慢性中毒。尤其肠道系统是一个产生自体毒的主要场所,因此保持大便通畅是防止自体中毒,抗衰老的措施之一。另外,目前有人提出保肝的重要性,因为肝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肝的解毒能力一旦减弱则衰老开始,因此,肝衰老是衰老的一个重要方面。

- 衰老机制的各家学说《中医疾病预测》
- 衰老机制《中医疾病预测》
- 衰老理论《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衰老机理研究进展《老年学》
- 衰老先兆的预兆价值《中医疾病预测》
- 衰老机理的学说《老年学》
- 衰老学说《老年学》
- 衰老、老化、增龄、老征的概念《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衰老与抗衰老研究策略与展望《老年学》
- 衰老《中医养生学》
- 衰翁弱女求嗣辨《胎产指南》
- 衰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衰者补之《中医词典》
- 衰减子及其作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衰之以属《中医名词词典》
- 衰(cuī,音崔)之以属《中医词典》
- 蟀谷《中医词典》
- 衰《中医词典》
- 栓剂《医院药学》
- 刷牙、漱口《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栓塞《病理学》
- 刷牙《证治准绳·类方》
- 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病理学》
- 漱唾诀《养生秘旨》
- 栓子的运行途径《病理学》
- 漱水不欲咽《伤寒括要》
- 腨(shuàn,音涮)《中医词典》
- 漱水不欲咽《伤寒捷诀》
- 腨[病捐]《中医名词词典》
- 漱水不欲咽《中医词典》
- 腨肠《中医词典》
《中医疾病预测》
- 杨力(着)
- 自序
- 篇一 总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医先兆证特点
- 第四章 中医先兆证规律
- 第五章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
- 第六章 潜病与先兆
- 第七章 辨病与潜病
- 第八章 全息先兆
- 第九章 六淫先兆
- 第十章 体质先兆
-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 第十二章 同源与潜病
- 第十三章 病态平衡与潜病
- 第十四章 心理先兆
- 第十五章 气象先兆
- 篇二 人体相学
- 第十六章 颅面先兆——颅面相学
- 第十七章 目先兆——目相学
- 第十八章 人中先兆——人中相学
- 第十九章 耳先兆——耳相学
- 第二十章 皮纹先兆——手相学、足相学
- 第二十一章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
- 第二十二章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
- 第二十三章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
- 第二十四章 胸膺先兆——胸膺相学
- 第二十五章 虚里先兆——虚里相学
- 第二十六章 腰背先兆——腰背相学
- 第二十七章 魄门(肛)先兆——肛门相学
- 第二十八章 腹先兆——腹相学
- 第二十九章 脐先兆——脐相学
- 第三十章 脉先兆——脉相学
- 第三十一章 舌先兆——舌相学
- 篇三 分泌物信号学
- 篇四 先露症状预兆学
- 第四十章 味预兆
- 第四十一章 食欲预兆
- 第四十二章 性欲预兆
- 第四十三章 睡欲预兆
- 第四十四章 嗅预兆
- 第四十五章 音声预兆
- 第四十六章 疲乏预兆
- 第四十七章 消瘦预兆
- 第四十八章 肥胖预兆
- 第四十九章 头症预兆
- 第五十章 咽痛预兆
- 第五十一章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
- 第五十二章 痒预兆
- 第五十三章 麻木预兆
- 第五十四章 喘息预兆
- 第五十五章 呕恶哕预兆
- 第五十六章 手足厥冷预兆
- 第五十七章 发热预兆
- 第五十八章 出血预兆
- 第五十九章 瘀预兆
- 篇五 内科疾病先兆学
- 第六十章 心系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真心痛(冠心病)先兆
- 第三节 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先兆
- 第四节 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兆
- 第五节 肝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节 惊悸(心脏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七节 脉律失常(心律失常)先兆
- 第八节 胸痹(肺源性心脏病)先兆
- 第九节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十一章 肝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二章 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三章 肺系病先兆
- 第六十四章 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五章 精神病先兆
- 第一节 精神病先兆意义
- 第二节 精神病先兆潜证
-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先兆
- 第四节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六节 更年期精神病先兆
- 第七节 老年性精神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先兆
- 第八节 病态人格先兆
-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先兆
- 第十节 儿童精神病先兆
- 第六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命火衰微证)先兆
- 第三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阳虚衰证)先兆
-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相火亢盛证)先兆
-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兆
- 第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八节 性腺功能减退症——更年期综合征先兆
- 第六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先兆
- 第六十八章 结缔组织性疾病先兆
- 第六十九章 造血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七十章 爱滋病先兆
- 篇六 妇、儿科疾病先兆
- 篇七 急症先兆学(包括内科急症及急腹症先兆)
- 篇八 癌先兆学
- 第八十六章 概论
- 第八十七章 胃癌先兆
- 第八十八章 肺癌先兆
- 第八十九章 肝癌先兆
- 第九十章 乳腺癌先兆
- 第九十一章 食管癌先兆
- 第九十二章 血癌先兆
-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 第九十四章 宫颈癌先兆
- 第九十五章 皮肤癌先兆
- 第九十六章 膀胱癌先兆
- 第九十七章 鼻咽癌先兆
- 第九十八章 前列腺癌先兆
- 第九十九章 甲状腺癌先兆
- 第一○○章 胰腺癌先兆
- 第一○一章 恶性淋巴瘤先兆
- 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 第一○三章 卵巢癌先兆
- 第一○四章 子宫肌瘤先兆
- 第一○五章 儿童癌先兆
- 篇九 早衰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