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音声预兆的理论基础
音声的变化是重要信息之一,一台机器有否毛病,靠声音便可识别,同样,人体的疾病也同样可以根据音声的变化进行预测。
我国早在公元前殷商时期对音声致病即有所认识,如殷虚甲骨文即有“疾音、疾耳、疾言”的记载。公元前二世纪《灵枢·忧恚无言》篇即曰:“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阐述了人体发音的结构及机制。
声间发自于喉、喉为肺窍,乃肺所司,气是声源的动力,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肾之气出于喉,运于齿、舌唇,始能发音,所谓肺为声音之主,肾为声音之根。此外,肺为宗气之源,“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灵枢·邪客》),故宗气的充足是音声发源的重要条件。此外,脾胃又为中气之所出,中气上荣,语音始能发声。肝主疏泄,对声门的启闭有一定的作用。心主血脉,气血运行通畅,声室得营血的濡养才能发音,因此五脏与声音都有密切关系,五脏精气的充盛是声音正常的根本。
《内经》重视声音和内脏的作用,提出五声和五脏相应,如把歌哭呼笑呻(宫商角徵羽)与脾肺肝心肾相对应,五音的特点为木声长而高,水声沉而低,土声浊而重,火声高而尖,金声响而强,每一种音都象征了五脏的一定特性。
此外,经络方面和喉有直接联系的有:手太阴肺经循于喉(“从肺系横出腋下”)手少阴心经“上挟咽”,足少阴肾经“循喉咙”,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即肺、肾、心、肝其经气直接贯候。另外,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之循行近于喉。奇经八脉中,任脉贯喉(“至咽喉”),冲脉出于颃颡”,冲脉、任脉“会于咽喉”。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以上说明喉咙与人体脏腑经络都有密切关系,脏腑经络疾患可反映于喉咙,因此喉咙音声是预报疾病的一个重要哨所。

- 音声预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 音声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 音声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音声言语论《侣山堂类辩》
- 音声之关《中医词典》
- 音气《中医词典》
- 音声之户《中医词典》
- 音《中医词典》
- 音声之机《中医词典》
- 荫胎《中医词典》
- 音声之扇《中医词典》
- 荫命《证类本草》
- 音释《丹溪手镜》
- 茵芋叶《医学入门》
- 音嘶《中医词典》
- 茵芋丸《普济本事方》
- 音响的物理学特点《物理诊断学》
- 茵芋丸《普济本事方》
- 音响噪音《实验动物科学》
- 茵芋丸《备急千金要方》
- 音哑《经验麻科》
- 茵芋汤《备急千金要方》
- 音哑(先清肺火,重用生黄芩)《经验麻科》
- 茵芋酒《备急千金要方》
- 音哑和失音《常见病自测》
- 茵芋酒《备急千金要方》
- 音哑门主方《疡医大全》
- 茵芋《本草图经》
- 音哑门主论《疡医大全》
- 茵芋《滇南本草》
- 音瘖《中医词典》
《中医疾病预测》
- 杨力(着)
- 自序
- 篇一 总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医先兆证特点
- 第四章 中医先兆证规律
- 第五章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
- 第六章 潜病与先兆
- 第七章 辨病与潜病
- 第八章 全息先兆
- 第九章 六淫先兆
- 第十章 体质先兆
-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 第十二章 同源与潜病
- 第十三章 病态平衡与潜病
- 第十四章 心理先兆
- 第十五章 气象先兆
- 篇二 人体相学
- 第十六章 颅面先兆——颅面相学
- 第十七章 目先兆——目相学
- 第十八章 人中先兆——人中相学
- 第十九章 耳先兆——耳相学
- 第二十章 皮纹先兆——手相学、足相学
- 第二十一章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
- 第二十二章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
- 第二十三章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
- 第二十四章 胸膺先兆——胸膺相学
- 第二十五章 虚里先兆——虚里相学
- 第二十六章 腰背先兆——腰背相学
- 第二十七章 魄门(肛)先兆——肛门相学
- 第二十八章 腹先兆——腹相学
- 第二十九章 脐先兆——脐相学
- 第三十章 脉先兆——脉相学
- 第三十一章 舌先兆——舌相学
- 篇三 分泌物信号学
- 篇四 先露症状预兆学
- 第四十章 味预兆
- 第四十一章 食欲预兆
- 第四十二章 性欲预兆
- 第四十三章 睡欲预兆
- 第四十四章 嗅预兆
- 第四十五章 音声预兆
- 第四十六章 疲乏预兆
- 第四十七章 消瘦预兆
- 第四十八章 肥胖预兆
- 第四十九章 头症预兆
- 第五十章 咽痛预兆
- 第五十一章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
- 第五十二章 痒预兆
- 第五十三章 麻木预兆
- 第五十四章 喘息预兆
- 第五十五章 呕恶哕预兆
- 第五十六章 手足厥冷预兆
- 第五十七章 发热预兆
- 第五十八章 出血预兆
- 第五十九章 瘀预兆
- 篇五 内科疾病先兆学
- 第六十章 心系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真心痛(冠心病)先兆
- 第三节 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先兆
- 第四节 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兆
- 第五节 肝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节 惊悸(心脏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七节 脉律失常(心律失常)先兆
- 第八节 胸痹(肺源性心脏病)先兆
- 第九节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十一章 肝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二章 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三章 肺系病先兆
- 第六十四章 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五章 精神病先兆
- 第一节 精神病先兆意义
- 第二节 精神病先兆潜证
-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先兆
- 第四节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六节 更年期精神病先兆
- 第七节 老年性精神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先兆
- 第八节 病态人格先兆
-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先兆
- 第十节 儿童精神病先兆
- 第六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命火衰微证)先兆
- 第三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阳虚衰证)先兆
-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相火亢盛证)先兆
-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兆
- 第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八节 性腺功能减退症——更年期综合征先兆
- 第六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先兆
- 第六十八章 结缔组织性疾病先兆
- 第六十九章 造血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七十章 爱滋病先兆
- 篇六 妇、儿科疾病先兆
- 篇七 急症先兆学(包括内科急症及急腹症先兆)
- 篇八 癌先兆学
- 第八十六章 概论
- 第八十七章 胃癌先兆
- 第八十八章 肺癌先兆
- 第八十九章 肝癌先兆
- 第九十章 乳腺癌先兆
- 第九十一章 食管癌先兆
- 第九十二章 血癌先兆
-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 第九十四章 宫颈癌先兆
- 第九十五章 皮肤癌先兆
- 第九十六章 膀胱癌先兆
- 第九十七章 鼻咽癌先兆
- 第九十八章 前列腺癌先兆
- 第九十九章 甲状腺癌先兆
- 第一○○章 胰腺癌先兆
- 第一○一章 恶性淋巴瘤先兆
- 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 第一○三章 卵巢癌先兆
- 第一○四章 子宫肌瘤先兆
- 第一○五章 儿童癌先兆
- 篇九 早衰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