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二节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一、癌前潜病

1.慢性肝炎 (尤其是肝硬化) 实践中常见慢性肝炎—肝硬变—肝癌的发展公式(又称“肝病三部曲”),但亦有看法认为肝炎与肝癌并无直接联系,而是某些肝癌开始即以肝炎的形式潜匿地进行。实践中,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易形成增生性结节,增生的肝细胞即有癌变的可能。

至今,大多数学者仍倾向于肝硬变、迁延性肝炎与肝癌有一定联系。如据台湾研究证实,乙型肝炎的患者比正常人易发生肝癌,而且高达200倍以上。大结节性肝硬变尤易在此基础上增生为肝癌,但肝癌大部分合并肝硬化,而肝硬化则只有极小部分合并肝癌。

2.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与肝癌的关系尤其密切,乙型肝炎病毒究竟是致癌因素还是促癌因素,还有待今后研究证实,至少现在可以证实“澳抗”(HB3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肝癌有着密切的联系。肝癌病人约80%呈“澳抗”阳性结果,但乙型肝炎是否能发展为肝癌,还要看内体免疫因素,即免疫监视系统的完备和能力。

二、早期先兆

肝癌早期先兆,包括肝外先兆及肝先兆,通常肝外征兆出现时间要早得多,但并非大部分患者皆具有。肝内先兆虽然大部分患者均可出现,然却披露得较晚,因此,肝内、外先兆都应合参。

(一)肝外先兆

肝外先兆主要为无原因的内分泌异常,导致激素水平的紊乱(偏高或偏低),形成“异位激素综合征”。这一征兆往往是肝癌的最早信号,主要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及促生长激素水平增高,而有性欲亢进及类柯兴氏综合征等表现,或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而有男性乳房发育,性欲减退等症。

有些病人还可出现类白血病反应低血糖、高血钙、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现象。肝硬化严重的还可出现肝硬化的一系列症状,如肝肿大、肝痛、腹水黄疸、出血、嗜睡恶心乏力消瘦厌食皮肤搔痒少尿肝臭……。

(二)肝内先兆

肝郁证 包括无原因的精神不畅,胁肋不舒,及时觉隐痛等肝郁气滞证,常为肝癌最早的先兆潜证。

肝痛 据统计,肝痛是原发性肝癌的首发症状,占31.3~74%,肝癌几乎都在硬化的中心发生,很少长在肝的外面,因此疼痛症状不明显,为一种时隐时现的深部钝痛

厌食、腹胀、乏力 厌食、乏力、腹胀为肝癌的次发症状,早期常以上腹不适食欲减退,乏力等胃滞纳呆证的形式出现,与消化道癌,如胃癌大肠癌胰腺癌等早期先兆证相似而无特异性。因此靠临床症状较难发现,但可在突然出现无原因的脾虚证、胃滞纳呆证和肝郁气滞证的情况下引起警觉。如素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年在四十岁以上,突然出现上述先兆症时,应立即进一步检查。

报标症

时隐时作的深部钝痛,厌食恶心是肝癌的最早报标信号。

(三)典型征兆

(1)肝区疼痛 并呈持续性隐痛、胀痛或刺痛,劳累后加重。

(2)肝进行性肿大,且不能以其他原因为解释。

(3)顽固性的不明原因的厌食、腹胀、恶心。

(4)乏力、消瘦、羸弱,为癌恶病质标志。

(5)发热 呈弛张热,予抗生素不能控制。

(6)黄疸 多出现于晚期。

(7)腹水 同样多出现于晚期。

三、早期诊断

(一)鉴别诊断

肝癌与肝硬变:肝癌可以继发于肝硬变,但肝癌本身亦可在发展过程中促使肝硬化,因此,一些肝癌的早期先兆与肝硬变的肝硬、肝区痛、疲乏、食欲减退等并无区别。然而,肝硬化病人多有长期反复发作的肝炎史,而且肝脏硬化后逐渐缩小,有脾肿大蜘蛛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肝癌则病史较短,出现临床症状后发展极快,AFP(甲胎蛋白)阳性。

与肝脏良性肿瘤鉴别:肝良性肿瘤一般不合并肝硬变,发展慢,AFP阴性。

与继发性肝癌鉴别:继发性肝癌病程较长,发展缓慢,AFP阴性,多不伴有肝硬变,少有肝炎史。

(二)现代早期检查

肝癌在5厘米以内很少出现症状,待触到肿块时,已是肝癌的中、后期了,但出现上述早期先兆时,用现代检查方法可以立即确诊。

1.甲胎蛋白(AFP)检查 癌变以后的肝细胞,又重新获得了胚胎时期肝细胞制造甲种胎儿蛋白的能力,其浓度取决于肝癌细胞恶性的强弱,以及癌的生长速度,0.15~0.5厘米的癌肿皆能测出,400~500毫微克/毫升,即可确诊为癌。

2.CT(电子计算断层X线摄影)检查 能查出极小肿瘤,并确知其占位情况。

3.肝血管造影 根据瘤区血管密度及血管变化,可以确定肝癌部位。

4.酶学检查 肝癌各种血清酶,如γ-谷氨酸转肽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及同功酶升高等,对诊断有辅助作用,因缺少特异性。

5.肝超声波检查 可作上述辅助诊断。

6.同位素扫描 可对肿瘤占位助诊。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肝胆外科,首创早期诊断肝癌新方法——异常凝血酶原的定量检测法,证实了肝癌在3厘米大小时,可能是其生物学特性将要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此时期加强诊治,可提高肝癌存活率。

目前中医还注意到从舌肝瘿线、舌下络诊、舌质(红瘀舌)及耳穴(耳穴有增生隆起)等处,对早期诊断肝癌有一定帮助。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2.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3.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4.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5.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6. 早期教育《中医儿科学》
  7.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8. 早期及晚期妊娠诊断《妇产科学》
  9.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10. 早期合并症《骨科学》
  11.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12. 早期肝硬化《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13.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14. 早期分类《核、化学武器损伤》
  15.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16. 早期分类《核、化学武器损伤》
  17.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18. 早期发现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筛检《预防医学》
  19.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20. 早服二妙地黄汤方《冯氏锦囊秘录》
  21.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22. 早点——茯苓糕(饼)《趣味中医》
  23.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24. 早晨醒来赖会儿床《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25.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26. 早晨疼痛《银海精微》
  27.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28. 早晨嗽《中医词典》
  29.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30. 早晨发搐《小儿药证直诀》
  31.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中医疾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