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皮肤异常的临床预报意义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一、皮肤五色斑预兆

皮肤出现各种不同色泽的斑,对疾病皆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1.青紫斑 皮肤出现青紫色斑,多以虚象为主,常为脾虚不统血的征兆,或肾阳虚不摄之象,故称为阴斑。如伴身热口渴、苔黄脉数、斑块密布,又为血热妄行紫斑。而口粘苔腻、斑仅见于下肢者,则为湿热下注紫斑,二者皆为阳斑。

现代医学认为,身上出现不明原因的紫斑,为血小板减少的信号,如伴有牙龈出血,妇女月经过多,则更应怀疑之(血小板在8万/立方毫米)以下者更足以证明之)。如紫斑频出、斑块密布,则为不良之兆,应谨防内脏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2.红斑 皮肤出现红斑多为内有热象的预兆,大多为阳斑。如色鲜红,伴潮热口干、心烦舌红者,为阴虚火旺的标志;色艳红、口渴、便干又为血热妄行之征,而斑块脱屑瘙痒、心烦则为血燥挟风之兆;如呈蝶形分布于面部鼻两侧,又兼发热、关节痛,应警惕红斑狼疮的发生,分布在关节周围的要注意风湿性关节炎;如红斑大而憎寒壮热、淋巴结肿痛,又为丹毒的标志。此外,红斑细碎密集,伴发热出现于小儿者,多为猩红热信号。

3.黑斑 多为肾病之披露,常为肾阳虚、肾色外观之象,或肾阴虚、肾色外越之征。黑斑常为预后不良之兆,如《灵枢·五色》曰:“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如伴潮热耳鸣腰酸遗精又为肾阴虚黑斑。另外,黑斑在《诸病源候论》称为“面黑皯”,现代医学认为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有关。出现于面颊及全身暴露部分,常是阿狄森氏病以及席汉氏病之征兆。此外,肝病、恶性肿瘤也有黑斑出现,但多为弥漫性。

4.白斑 皮肤突然出现白斑,多为风邪入内、气血不畅所致,脱屑瘙痒的为白癜风之征。此外,顽固性白斑易存在癌前变的隐患,应予警惕。

5.黄褐斑 为郁证的征兆,常见于妇女,多为肝肾失调、肝郁的标志,常见于更年期及孕妇,又称“肝斑”、“妊娠斑”,每为内体存在阴虚或湿热的外兆。西医认为,多由慢性肝胆疾患、女性生殖系疾患、结核、恶性肿瘤疾患以及内分泌失调所致。

二、皮疹及皮肤异常的预报意义

1.皮疹 皮疹多为内体有热毒发越于外的标志。如粟粒状红色皮疹,若伴发热流泪发生在小儿者,为麻疹征兆。发热及枕后淋巴结肿大的为风疹信号。西医认为发热、咽红痛、淋巴结肿大,应警惕猩红热。皮疹伴发热、头痛颈强和喷射性呕吐,又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征兆。此外,无热瘙痒、大便干结,又为肠胃积热、毒热外攻的标志和风毒外泄之兆。现代医学还认为,粟粒状皮疹多为过敏的外露,有的与内分泌有关,如青春期粟粒状皮疹即是。

2.赘状物 皮肤赘状物以交界痣最为凶讯,交界痣即位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黑痣,可能为黑色素瘤的前驱痣。如痣出现边缘发红、痛痒,要警惕癌变的可能,如出现众星拱月的卫星痣则为已癌变的大凶之兆。皮肤黑棘状赘生物则为内有癌(尤其是胃癌或腹部恶性肿瘤)潜伏的报标症。

3. 对许多疾病皆有预报意义,如皮肤黄色瘤可为肥胖病、消渴病、老年病、黄疸病等的外兆。

4.皮痿 为肺痿的标志,皮为肺之合,卫气煦皮肤。因此,皮肤痿缩常为肺虚、营卫亏损的标志。临床上,进行性皮肤痿缩、皮肤甲错、为瘀血的征象。

5.皮硬 为硬皮病皮肌炎的表现。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皮肤异常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2. 皮肤异常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3.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4. 皮肤炎性反应《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5. 皮肤有声《急救广生集》
  6. 皮肤血管瘤《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7. 皮肤与浅筋膜《人体解剖学》
  8. 皮肤性病学《中国医学通史》
  9. 皮肤粘膜出血辨病《常见病自测》
  10. 皮肤纤维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1. 皮肤粘膜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12.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中医疾病预测》
  13. 皮肤针《中医词典》
  14. 皮肤先兆的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15. 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中医名词词典》
  16. 皮肤先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17. 皮肤针疗法《中医刺灸》
  18. 皮肤细菌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9. 皮肤针疗法《中医词典》
  20. 皮肤纹理分析《医学遗传学基础》
  21. 皮肤真菌病《皮肤性病学》
  22. 皮肤卫生《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23. 皮肤真菌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4. 皮肤脱屑辨病《常见病自测》
  25. 皮肤中毒风《宋本备急灸法》
  26. 皮肤痛痒《疫疹一得》
  27. 皮肤中痛《奇效简便良方》
  28. 皮肤痛觉与传导通路《生理学》
  29. 皮肤组织学《皮肤性病学》
  30. 皮肤痛《医学纲目》
  31. 皮槁毛拔《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