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肿先兆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水肿的发生与肺脾肾关系最大。然五脏皆能致肿,非独脾肾,故水肿的先兆也必然从五脏所乱获得信息……

一、概述

水肿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职导致水液不能正常输布排泄而潴留于体内,引起周身或局部浮肿的病症。

水肿与五脏的关系都极为密切,如肺气通调水道,脾气转输津液,肾气化气蒸水,心气运行气血,肝气疏泄条达,以及三焦的决渎职能等,都关乎着水液的运化和转输排泄,其中尤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大。正如张景岳所说:“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津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景岳全书·二十二卷·肿胀》)。三者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为水肿病机的要害。此外,心、肝的功能障碍,导致气、血、水失调,也是引起水肿的重要机制。

上述说明,五脏皆能致肿,非独肾脾。水肿病发生于五脏的功能紊乱,故水肿病出现之前,五脏必有所乱,也必有征兆外露。因此发现水肿病的先兆症,及早治疗水肿病是可能和必须的。

二、水肿先兆的临床意义

水肿在出现较明显的肿之前,皆有一定的先兆症首先披露出来。早在《内经》即有记载,如《素问·评热病论》说:“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指出了水肿先兆出于目下,其原因是“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素问·平人气象论》亦曰:“颈脉动,喘疾咳曰水”。

(一)五脏肿先兆

1.脾病水肿 脾主输布津液,运化水湿,如脾胃气虚或脾阳不足,则水湿不运聚留体内而为肿。脾虚水肿先兆潜证为面色萎黄,食少,饭后腹胀,大便不实,少气懒言,体重肢困,舌淡苔白。

阻截治则 健脾益气,方宜补中益气汤或丸:黄芪白术党参当归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甘草,或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如见四肢不温,大便清稀,小便清长,脉沉无力,又为脾阳虚潜证。纠正原则为温脾益元,方用理中汤;党参、白术、炮姜、甘草,或桂附理中汤。(加附子肉桂

上述先兆潜证如失于纠正,则一旦因于劳累、受寒、伤食、疾病,则脾阳极易受损而诱发水肿,脾虚水肿以素禀脾气不足、体虚弱者,及小儿伤脾后较为多见。

脾病水肿最先出现的预报症为四肢重滞、少气,浮肿最先见于四肢。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苦水状也。”指出少气为脾病水肿的最早信号。《金匮要略》亦明确提出:“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脾性水肿以温运脾阳,利水湿为主,方用实脾饮附子干姜、白术、甘草、厚朴木香草果大腹子木瓜生姜大枣、茯苓。挟表者,脉浮,属皮水,以五苓散五皮饮: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桑白皮茯苓皮、陈皮、大腹皮、生姜皮。属湿热壅滞者应用疏凿饮子:商陆泽泻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大腹皮槟榔生姜羌活秦艽

2.肾病水肿 肾为水脏,主化气行水司开阖,肾气虚阳气不足,则人体水液失于气化、蒸腾和推动,于是水液泛溢,导致水肿。

肾虚水肿先兆潜证为平素面色较为白或偏黑,常感腰酸膝软和畏寒肢冷,便稀尿清,舌苔偏白,舌体胖大,脉沉弱。

阻截治则 温肾扶阳,方宜金匮肾气丸或汤: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

上述潜证如失于纠正,则在体虚、疲劳感冒等情况下,易导致肾阳损伤而诱发水肿。肾虚水肿以先天禀赋不足,肾元不足为多见。

肾病水肿最先出现的前兆为腰酸,阴下湿,夜尿多,白昼少,浮肿最先见于阴部。如《金匮要略》曰:“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诸病源候论》亦曰:“黑水者,先从脚趺肿,其根在肾。”(水肿病诸候·十水候)。

肾性水肿以温暖肾阳,化气行水为主,方用真武汤制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生姜最佳,或可用四逆五苓散:制附子、干姜、甘草、桂枝、茯苓、泽泻、白术、猪苓。挟表者,用麻辛附子汤:炙麻黄、制附子、细辛

3.肺病水肿 肺为水之上源,肺主通调水道,如肺气虚失于宣化,则水留为饮。又肺主气,外合于皮毛,风邪犯肺,肺失宣发,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风水搏击漫溢肌肤则全身水肿。

肺虚先兆潜证为素有咳嗽或喘促史,且经常少气不足以息,面色淡白,声音低怯,自汗恶风,易伤风感冒,脉气虚,舌淡苔白。

阻截治则 补肺益气,方宜补肺益气汤党参、防风杏仁、甘草。

上述潜证如失于纠正,因久咳耗气,或大病伤元,皆可导致肺气虚,肺宣发、肃降失职而引起水肿,肺虚水肿以老年人,尤其男性最为多见。

肺病水肿的先兆症为:水肿先见于头面四肢。《金匮要略》曰:“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肺病水肿多为风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又为华盖,居五脏之上,故肺病水肿先发露于上。

肺性水肿,属肺卫虚者,用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生姜、去大枣、甘草,加车前子。兼挟表邪,属表实热郁者,则用越婢加术汤麻黄生石膏、白术、生姜、大枣、甘草。

4.肝病水肿 肝主疏泄,若失于疏达,气逆则水逆,致水液不循常道而成水肿。

肝虚先兆潜证为平素肝气不足,木失调达,疏泄无力。呈现面色偏青,精神不振,情绪较低,胁肋不舒,胸闷欲伸,食少神疲,脉微弦,苔薄白等症。

阻截治则 温肝达木,方宜温肝达木饮萸、柴胡香附、甘草。

上述潜证失于纠正,如遇情志不遂,劳累伤肝,久病失养,则易损伤肝气。肝失疏泄,气、血、水三者运行失调而出现浮肿,肝性浮肿以更年期妇女最为多见,属现代医学更年期内分泌失调。

肝病水肿的先兆症为水肿先见于胁下及四肢,因气机被阻,水停肝络之故。正如《金匮要略》曰:“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诸病源候论》亦说:“青水,先从两胁肿起,根在肝”。

肝性水肿应温肝达木,以温肝达木饮茱萸、党参、香附、茯苓、大腹皮、槟榔。肝性水肿多兼肝脾失调。治疗则以调和为主,方宜逍遥散化裁:柴胡、白芍、白术、薄荷、生姜、茯苓、香附、甘草。晚期有的属于石水,以柴苓汤合二丑(黑、白丑粉)图治,体质壮实者,可酌用舟车丸:黑丑、甘遂芫花大戟大黄青皮、陈皮、木香、槟榔、轻粉

5.心病水肿 气血运行靠心阳的鼓动和宗气的推行,如心气不足,甚而心阳虚衰则宗气不足致血运无力而引起水肿。

心气虚先兆潜证为:面色淡白或白,常感心慌少气,自汗乏力,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

阻截治则 温心阳,益心气,方宜益心汤苓、上肉桂、甘草,或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如失于纠正,因思虑伤神,劳心过度,或大病伤元,感冒受邪等,皆可损伤心气,致心气不足,则可因气血运行无力而发生水肿。心气虚水肿,多见于素禀心气不足,或年老体虚者。

心病水肿先兆证为心悸,颈脉动,水肿先见于下肢足胫,如《金匮要略》所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说明颈脉动,心悸,少气是心水肿的报标征兆。

心性水肿应益心气利水湿,方用桂枝茯苓饮肉桂、茯苓、人参、白术、大腹皮车前子。日久,脉沉迟,气喘心悸,发展为正水时,则用参椒饮苓、椒目车前子葶苈子、制附子。

(二)水肿凶兆

(1)肿势由足至腹,属于向心性肿,提示病邪入脏,预后多不良。如《直指方》曰:“大凡肿病,先起于四肢,而后入于腹,不治”。

(2)凡脐心突、足下平、掌心平、小儿囟门凸突。背心平、缺盆平者,为五脏伤败凶兆,预后不良。如《诸病源候论》记载曰:“水病有五不可治,第一唇黑伤肝,第二缺盆平伤心,第三脐出伤脾,第四足下平满伤肾,第五背平伤肺,此五伤,必不可治”。

(3)水肿见面色晦黑,提示肾水泛溢,预后不良。如《千金翼方》提出水肿病人面色苍黑、掌腹纹理消失,阴肿不起,脐满肿反为五不治(《千金翼方·十九卷·水肿第三》)。

(4)凡阳水肿势自上而下为顺,自下而上为逆,凡阴水肿势自下而上为顺,自上而下为逆。

(5)水肿病晚期,反而肿势消减,但泻泄不止者死,此为脏竭凶兆。如张景岳曰:“大便滑泄,水肿不消者,死。”(《景岳全书·二十二卷·肿胀》)。

(6)水肿后期出现尿闭恶心嗜睡,为关格凶兆,即现代医学尿毒症,预后不良。

(7)水肿出现呕吐、神昏、昏睡,甚至谵语,为浊毒犯脑,相当于现代医学肾衰氮质潴留。

(8)水肿后期,突然出现气急起坐,胸闷鼻扇,心悸唇紫,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大汗淋漓,肢冷脉欲绝,为心阳欲亡凶兆,属现代医学的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预后不良。

(9)水肿期间出现眩晕、头胀痛、恶心,为肝气上犯,肝风内动,属现代医学肾功能不全并高血压,预后恶劣。

(10)水肿晚期出现高热、神迷、皮肤瘀点,为正虚感受外邪,深陷营血凶兆。现代医学认为肾功能不全,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导致败血症,预后不良。如《灵枢·玉版》曰:“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而死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水肿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2. 水肿统论《圣济总录》
  3. 水肿小便涩方三首《外台秘要》
  4. 水肿日久宜化瘀《名师垂教》
  5. 水肿胸满气急《圣济总录》
  6. 水肿秘方《华佗神方》
  7. 水肿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8. 水肿门方《医门法律》
  9. 水肿原由症治《幼科释谜》
  10. 水肿门《幼科指南》
  11. 水肿章《医学妙谛》
  12. 水肿门《医方考》
  13. 水肿证治脉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4. 水肿门《张氏医通》
  15. 水肿治法《医宗金鉴》
  16. 水肿脉论《医门法律》
  17. 水肿治法《杂病心法要诀》
  18. 水肿脉浮大沉细论《三指禅》
  19. 水肿主方《仁术便览》
  20. 水肿论《婴童类萃》
  21. 水肿总括《医宗金鉴》
  22. 水肿论《医门法律》
  23. 水肿总括《幼科心法要诀》
  24. 水肿咳逆上气候《诸病源候论》
  25. 水煮木香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6. 水肿咳逆上气《圣济总录》
  27. 水煮木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8. 水肿解《儿科萃精》
  29. 水煮木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0. 水肿简便方《幼幼集成》
  31. 水煮青鸭《保健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