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先兆
真正的精神分裂症,并非精神因素所导致,遗传因素及家族史具有重要意义。体质预报对本病具有独特的意义,即所谓分裂型气质,可以视为超早期先兆……
一、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病,主要从思维、情志、行为、知觉的分裂(障碍)为特征。常起病于青壮年,病因至今未明,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临床共分为青春型、紧张型、妄想型及单纯型四型,是精神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型,我国有学者作抽样调查,患病率竟达1.9~4.66。
中医称为癫、狂、呆病,如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叙述曰:“女人与邪物交通,独言独笑,悲思恍惚”即是。
病因病机
精神分裂症属内因性精神病,真正的精神分裂症,并非精神因素所导致,是有其生物学基础的,但并不排斥精神创伤和幼年不良遭遇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遗传因素最大,血缘越亲,潜在罹发率越高。此外,和体质神经类型亦极有关,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多发生于内向型、弱而不均衡型或弱型+艺术型,或瘦长型,所谓分裂性气质。
另外,精神分裂症与性激素因素关系极大,大多数“精分症”均发生於春青性成熟期,并于月经期有波动,怀孕及分娩后急遽加重,新婚蜜月发病和更年期复发等。因上述时期皆存在性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和衰退。老年期性激素水平降低,精神病可有好转趋向,说明性激素水平增高与精神分裂症有密切关系。尤其是青春型,在精神分裂症中俗称“花癫”,即多发生于青春性成熟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阶段,以及更年期性激素忽高忽低的时期,女性更年期的性疑心病即与雌激素水平偏高有关。
目前国外有学者提出自体中毒因素、代谢因素、病毒感染因素等,皆尚无定论。因此,精神分裂症的原因,至今仍是未知数。
精神分裂在中医属于癫狂之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即《难经》所说的“重阴者癫,重阳者狂”诱因以情志不节耗伤津血,致心神不守舍,肝魂不藏宅。病理过程中痰迷心窍,瘀血阻脑及痰瘀互结等,皆不断促使病情加重。气郁→痰火→血瘀为本病的主要发展环节,病位主要在肝胆心脾。治疗癫病以解郁化痰、顺气开窍为主,狂证则以泻肝清火、涤痰镇心为要。又久癫必耗伤心阴,又当养心安神,益气疏郁为治,狂久火盛伤阴,又当滋阴降火,柔肝定心,大凡久癫、久狂病程长者皆应兼以逐瘀。
二、精神分裂症先兆的临床意义
主要性格改变和表现与神经官能症相类似。
(一)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先兆
多起病于青少年期,起病极缓,早期先兆潜证可达数年之久,主要特点为人格衰退。
1.先兆潜证
(1)人格变异:特点为逐渐变得孤僻、懒散、冷漠和发呆,这两大特征维持较长的时间,常被人们认为“怪”,而未意识到是精神病的早期潜兆。
(2)类神经官能症:初起可出现人格衰退伴类神经衰弱症,但亦可重点呈现神经衰弱的躯体症状,如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头昏、工作能力下降。
2.鉴别
(1)与人格障碍相鉴别: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应与人格障碍的分裂型相鉴别,后者同样有冷、孤、呆、静的特征,但无呆及思路障碍。
(2)与内向性格区分:此为人的体质差异,表现为沉静、少言、不露,但并不冷漠、孤癖。
3.早期先兆 逐渐出现强迫性观念,和较轻的思维障碍,该型最大的特征为冷漠、发呆,必须抓住这一特征才能早期发现病人。因为该型患者无幻听、幻视等感觉障碍,思维障碍也不明显,发病后的基本征兆在懒、孤、冷、呆日愈明显的基础上出现思维障碍、联想障碍和情志分裂等典型征兆。
阻截治则 单纯性精神分裂症,相当于中医癫证,应早期养心益脾、豁痰开窍,方宜温胆汤加味:茯苓、法半夏、陈皮、枳实、竹茹、生姜、菖蒲、远志、百合、莲子肉、辰砂,并辅以天王补心丹。典型发作则用涤痰汤化裁:茯苓、法半夏、陈皮、胆南星、枳实、竹茹、党参、菖蒲、郁金、远志。
(二)青春型精神分裂先兆
1.早期先兆 此型患者多以类神经衰弱症为早期潜兆,以孤僻、沉默及多疑、敏感为特征。表现为头昏、失眠、食欲不振、多疑,注意力不集中,喜与异性接近,好表现自己,想入非非等症。
阻截治则 该型类似中医狂证,当以疏肝泻火涤痰开窍为原则,辅以滋养心阴使心神有所依。方宜逍遥散加减:柴胡、白芍、茯苓、当归、白术、生姜、薄荷、菖蒲、竹沥、龙齿、珍珠母,配服龙胆泻肝丸。
2.典型征兆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发病较快,很快即出现思维分裂、情感错乱,多表现为狂型,并带有性的色彩,俗称:“色疯花癫”。
3.处理 清泻肝火,开窍镇神,方宜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山栀、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大黄、甘草、菖蒲、竹沥,生铁落、龙齿、珍珠母、磁朱丸,并辅以礞石滚痰丸:青礞石、大黄、沉香、黄芩、朴硝及白金丸:白矾、郁金。
(三)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先兆
紧张型先兆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及紧张性木僵,二者交替出现,以木僵状态时间最长,主要特征为在幻听,幻视支配下的运动障碍。
早期先兆
本病亦起病于青年期,起病较急,故先兆潜证较短,为多疑敏感、抑郁,对事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及失眠。继之则迅速演变为典型症候,以无原因的、进行性加重的突然孤癖、多疑、呆滞为先兆。
阻截治则 宜解郁化痰,方予逍遥散合温胆汤加减: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生姜、薄荷、白术、法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菖蒲、远志。
典型征兆
(1)木僵状态:主要表现为强迫动作(运动障碍)、呆立、呆站、呆坐或持续于某一刻板动作,所谓“活尸”。
(2)兴奋状态:幻视、幻听,被害妄想等极为严重,因而常发生攻击性动作,凶暴冲动,呼叫打骂,口涎外流,以后渐转入木僵状态。
处理
(1)木僵状态:中医称尸厥,属癫之范围,原则为豁痰开窍平肝,方宜涤痰汤加味:茯苓、法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生姜、胆南星、竹沥、菖蒲、郁金、煅礞石、天竺黄,并配合服苏合香丸开窍,木僵状态持续日久,可酌加桃仁、红花破瘀开郁。
(2)兴奋状态:宜镇肝泻心豁痰,方用生铁落饮:生铁落、辰砂、钩藤、丹参、石菖蒲、茯苓、茯神、天冬、麦冬、贝母、胆星、橘红、远志肉、元参,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磁朱丸:灵磁石、朱砂。
(四)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先兆
本病起病较缓,多起于中年(30岁左右),以妄想症状为特征,故又可称妄想型,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一型,以被害妄想为最多,其次为系统妄想。
早期先兆
多疑、敏感、孤癖仍为早发症状,不易发觉,人格变异不如上三型明显,但以无端怀疑为主要信号。
阻截治则 舒肝解郁、养心安神、涤痰为主,方予温胆汤加味:茯苓、法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生姜、甘草、五味子、莲子肉、百合、菖蒲、郁金、远志、丹参。
典型征兆
出现明显的被害妄想及关系妄想,以致对周围的一切都怀疑,最后可发展为攻击冲动。

- 精神分裂症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精神分裂症和妄想性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精神化生《四圣心源》
- 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
- 精神化生《医学摘粹》
- 精神分裂症《自我调养巧治病》
- 精神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精神分裂症《手穴手纹诊治》
- 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精神分裂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精神疾病的治疗《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精神分裂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精神检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精神发育迟滞《医学心理学》
- 精神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
- 精神发育迟滞《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精神内守《中医词典》
- 精神病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精神衰颓要诀《华佗神方》
- 精神病学《中国医学通史》
- 精神卫生的社会服务《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精神病先兆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精神卫生概述《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精神病先兆潜证《中医疾病预测》
- 精神五脏论《针灸甲乙经》
- 精神病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精神养生《中医养生学》
- 精神病的生物化学基础《临床生物化学》
-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医院药学》
- 精神病《自我调养巧治病》
- 精神异常病人的急诊处理《急诊医学》
《中医疾病预测》
- 杨力(着)
- 自序
- 篇一 总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医先兆证特点
- 第四章 中医先兆证规律
- 第五章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
- 第六章 潜病与先兆
- 第七章 辨病与潜病
- 第八章 全息先兆
- 第九章 六淫先兆
- 第十章 体质先兆
-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 第十二章 同源与潜病
- 第十三章 病态平衡与潜病
- 第十四章 心理先兆
- 第十五章 气象先兆
- 篇二 人体相学
- 第十六章 颅面先兆——颅面相学
- 第十七章 目先兆——目相学
- 第十八章 人中先兆——人中相学
- 第十九章 耳先兆——耳相学
- 第二十章 皮纹先兆——手相学、足相学
- 第二十一章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
- 第二十二章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
- 第二十三章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
- 第二十四章 胸膺先兆——胸膺相学
- 第二十五章 虚里先兆——虚里相学
- 第二十六章 腰背先兆——腰背相学
- 第二十七章 魄门(肛)先兆——肛门相学
- 第二十八章 腹先兆——腹相学
- 第二十九章 脐先兆——脐相学
- 第三十章 脉先兆——脉相学
- 第三十一章 舌先兆——舌相学
- 篇三 分泌物信号学
- 篇四 先露症状预兆学
- 第四十章 味预兆
- 第四十一章 食欲预兆
- 第四十二章 性欲预兆
- 第四十三章 睡欲预兆
- 第四十四章 嗅预兆
- 第四十五章 音声预兆
- 第四十六章 疲乏预兆
- 第四十七章 消瘦预兆
- 第四十八章 肥胖预兆
- 第四十九章 头症预兆
- 第五十章 咽痛预兆
- 第五十一章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
- 第五十二章 痒预兆
- 第五十三章 麻木预兆
- 第五十四章 喘息预兆
- 第五十五章 呕恶哕预兆
- 第五十六章 手足厥冷预兆
- 第五十七章 发热预兆
- 第五十八章 出血预兆
- 第五十九章 瘀预兆
- 篇五 内科疾病先兆学
- 第六十章 心系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真心痛(冠心病)先兆
- 第三节 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先兆
- 第四节 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兆
- 第五节 肝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节 惊悸(心脏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七节 脉律失常(心律失常)先兆
- 第八节 胸痹(肺源性心脏病)先兆
- 第九节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十一章 肝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二章 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三章 肺系病先兆
- 第六十四章 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五章 精神病先兆
- 第一节 精神病先兆意义
- 第二节 精神病先兆潜证
-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先兆
- 第四节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六节 更年期精神病先兆
- 第七节 老年性精神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先兆
- 第八节 病态人格先兆
-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先兆
- 第十节 儿童精神病先兆
- 第六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命火衰微证)先兆
- 第三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阳虚衰证)先兆
-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相火亢盛证)先兆
-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兆
- 第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八节 性腺功能减退症——更年期综合征先兆
- 第六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先兆
- 第六十八章 结缔组织性疾病先兆
- 第六十九章 造血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七十章 爱滋病先兆
- 篇六 妇、儿科疾病先兆
- 篇七 急症先兆学(包括内科急症及急腹症先兆)
- 篇八 癌先兆学
- 第八十六章 概论
- 第八十七章 胃癌先兆
- 第八十八章 肺癌先兆
- 第八十九章 肝癌先兆
- 第九十章 乳腺癌先兆
- 第九十一章 食管癌先兆
- 第九十二章 血癌先兆
-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 第九十四章 宫颈癌先兆
- 第九十五章 皮肤癌先兆
- 第九十六章 膀胱癌先兆
- 第九十七章 鼻咽癌先兆
- 第九十八章 前列腺癌先兆
- 第九十九章 甲状腺癌先兆
- 第一○○章 胰腺癌先兆
- 第一○一章 恶性淋巴瘤先兆
- 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 第一○三章 卵巢癌先兆
- 第一○四章 子宫肌瘤先兆
- 第一○五章 儿童癌先兆
- 篇九 早衰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