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音声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
一、音声异常的预报意义
音声的高低、长短、快慢对脏腑的虚实状况皆有重要的预报意义,大抵声宏则脏实,声怯则脏虚,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指出言微而终日重复言语的为气夺,尤其为肾虚气夺的标志,因肾为声音之根,肾虚气不能上摄,故言微而重复。此外,声音尤能反映宗气的状祝,宗气为心肺之气,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与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密切相关,宗气虚则言语低微而难以接续。如临床上,胸痹(如现代医学冠心病,心肌炎后遗症)即常以言语低微,难以接续为发病先兆,故前贤“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甚是。
声音对实证的诊断《内经》也早已有记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总之,脏腑久病声音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脾病声慢,肾病声沉,肺病声促,心病声高,肺病声郁,故音声的改变可以反映脏腑的状况。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形脉证》说:“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间病,语声瞅瞅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内经》曰:“胆病者,善太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等皆可说明。
二、音声的凶兆意义
音声的异常对疾病的凶危预兆很有价值。
(一)声音嘶哑凶兆
久病声音斯哑是不祥之兆,琴将坏时,其声必嘶败,脏腑将败时,其声必破碎。如扁鹊曰:“病人五脏已夺,神明不守,声嘶者死。”可见久病声音逐渐斯哑者,预后多不良。现代医学认为声音嘶哑是喉癌的早期信号,40岁以上,中、老年人如出现两周以上顽固性声音嘶哑者尤应当心喉癌的隐伏。据报道,日本肿瘤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用一种专门的电子仪器,通过对患者的声音进行分析来诊断喉癌,这种灵敏的电子诊断仪,借助电子计算机,能够画出声音的频率曲线,通过分析声波曲线的变化,来诊断疾病,为中医闻诊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喉息肉等癌前期也常以声音嘶哑为先兆症,严重心脏病,肾脏疾患,因气血郁滞,喉水肿,也可出现声哑。其他,慢性炎症如喉梅毒、喉结核等也常出现声音嘶哑。
总之,声音嘶哑的出现往往提示疾病深重预后不良,临床医师应引起警惕,大凡杂病发喘,久病声哑皆危病之候,所谓声嘶血败是也。
(二)哕凶兆意义
哕,即呃逆,久病发哕是病深的一个重要信号。《内经》早已有哕凶兆的记载,如《素问·宝命全形》曰:“病深者,其声哕”。《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临床上,哕出现于久病者多提示病深入脏,预后往往不良,新病闻呃,非火即寒,久病闻呃,胃气欲绝,如舌质红绛者,则为胃阴欲绝的征兆。一般而言,久病咳逆预报肺绝,重病发哕预报胃气绝。如《灵枢·终始》篇曰:“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哕也预报肾竭,如肾虚不纳,虚气上逆,又称脱呃,为真元大虚之凶兆,正如林佩琴所说:“虚脱呃则非大补真元,必难镇摄也”(《类证治裁·呃逆》)。
此外,热病极期出现哕亦为不祥之兆,如《灵枢·热病》曰:“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其他,哕在妇产科中也有重要预报意义。如《证治准绳·杂病·呃逆》说:“产后呃逆,此恶候也,急灸期门三壮”。张景岳亦曰:“以虚羸之极或以虚损误攻而致呃逆者,此最危之证。查其中虚,速宜补脾,查其阴虚,速宜补肾……犹恐不及则惟大补元煎及右归饮之类,斯其庶几者也”。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和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及炎症很有关系,因此常为较严重的临床表现。常常出现于脑炎、脑膜炎、脑瘤、脑溢血、脑血栓、脊髓痨、癫痫、狂犬病、破伤风以及全身感染性毒血症,如伤寒、痢疾等。此外,肝、肾、功能衰竭,如肝昏迷、尿毒症病人,晚期出现呃逆皆提示预后不良。
(三)失音凶兆
失音有窍闭和内夺两种,窍闭属实证,内夺为虚证,肾为声音之根,肺为声音之标,虚多属肾,实多责肺,故窍闭多责于肺,内夺则为肾虚。失音主要对肺、肾疾患有较大的预报意义,如《素问·脉解篇》曰:“内夺而厥,则为瘖痱,此肾虚也”。内夺失音又称为瘖,常和痱(四肢不遂)伴发,故称为瘖痱,为肾虚重证,属现代医学脑血管病、脑肿瘤、脑脓肿、神经梅毒等病的主要症状。总之,失音属内夺的多为脏竭的不祥信号,预后多不良。如《医学入门》曰:“内伤虚损,因疮失音者不治,病人阴阳具绝,失音不能言者,三日半死矣。”失音在临床上不胜枚举,如久咳肺损出现无声,即前贤说的:“金破碎亦无声”,说明失音是许多脏虚的先兆。
窍闭失音主要为肺窍闭,所谓“金实则无声”一般为外感,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暴瘖”。此外,孕妇失音还为胞络脉绝之征兆,如《素问·奇病论》说:“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胞之络脉绝也”。
失音还须注意鉴别喉瘖及舌瘖的预报意义,喉瘖多为暴哑,为外邪客肺,主要病位在肺。舌瘖,为暴瘖及渐瘖,多责之于心肝肾。因舌为心之苗,故《古今医统》说:“久病人不语,为心气绝者死”。如中风失语,肾虚瘖痱皆为舌瘖。暴瘖多为肺实,久瘖多为心肝肾虚,说明舌瘖多提示心肝肾疾患。正如张景岳所说:“五脏之疾,皆能致瘖……声音之病,虽由五脏而实为心之神、肺之气、肾之精三者为之主。”
(四)郑声凶兆
所谓郑声,是指出现于生命濒危,精神散乱时的一种语言重复,声音低沉,断续难接的语声先兆,为脏大虚之报标凶讯。如《伤寒论》阳明篇提出的:“实则谵语,虚则郑声”即明确指出了郑声的本质。
郑声无论出现于亡阴或亡阳之际,皆为危候凶兆,如伴厥冷面白,汗出如珠,息微脉绝则为亡阳之凶讯,而面潮肤瘪,肤热舌红,气促脉芤又为亡阴之险候。
三、发声异常对内分泌疾患的预报意义
发音障碍能预报内分泌疾患,亦是一种早期信号。预报隐藏着的内分泌障碍,特点是声带检查多未发现异常,局部治疗不见效。
成年男性出现“童声”或“女声”应警惕性腺功能低下情况,成年男子如出现童声,声音尖锐,常为隐睾症。两性人,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或睾丸炎等疾患的预报,如因病切除睾丸患者出现声音尖脆,应注意补充雄激素。
女性出现“雄鸡声”为男性化的信号,应考虑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两性人或其他卵巢疾患,如卵巢肿瘤,卵巢结核,卵巢炎症等,皆可导致雌激素水平低下而致声音改变。如因病用雄激素治疗者,则须注意停药或减量,以免引起男性化。
另外,如女性男音化,男性声音降为低音,声音嘶哑者,如伴有肢端肥大,局部喉结明显突出,喉粘膜增厚,声带延长,喉腔变宽者,应考虑脑垂体前叶过度增生(垂体肿瘤)。其他,发音如笛声,应注意喉痉挛,考虑甲状旁腺功能不足。
声音低顿而沙哑,如伴有迟顿、浮肿、苍白,畏寒应考虑甲状腺功能不全,如粘液性水肿,病人若有甲状腺炎及甲状腺摘除史者,更应注意补充甲状腺素。发音无力,如伴口渴、多尿者,应注意糖尿病性声带麻痹。
此外,服用激素的人,如出现声调异常应注意异性化倾向。如女性因患妇科肿瘤应用睾丸素出现男音,或男性因患男科肿瘤或其他疾病服用雌激素出现女音调,都应调整药量,防止异性化。

- 音声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音声预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 音声之关《中医词典》
- 音声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 音声之户《中医词典》
- 音声言语论《侣山堂类辩》
- 音声之机《中医词典》
- 音气《中医词典》
- 音声之扇《中医词典》
- 音《中医词典》
- 音释《丹溪手镜》
- 荫胎《中医词典》
- 音嘶《中医词典》
- 荫命《证类本草》
- 音响的物理学特点《物理诊断学》
- 茵芋叶《医学入门》
- 音响噪音《实验动物科学》
- 茵芋丸《普济本事方》
- 音哑《经验麻科》
- 茵芋丸《普济本事方》
- 音哑(先清肺火,重用生黄芩)《经验麻科》
- 茵芋丸《备急千金要方》
- 音哑和失音《常见病自测》
- 茵芋汤《备急千金要方》
- 音哑门主方《疡医大全》
- 茵芋酒《备急千金要方》
- 音哑门主论《疡医大全》
- 茵芋酒《备急千金要方》
- 音瘖《中医词典》
- 茵芋《本草图经》
- 音运不及胜己司天兼化歌《古今医统大全》
《中医疾病预测》
- 杨力(着)
- 自序
- 篇一 总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医先兆证特点
- 第四章 中医先兆证规律
- 第五章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
- 第六章 潜病与先兆
- 第七章 辨病与潜病
- 第八章 全息先兆
- 第九章 六淫先兆
- 第十章 体质先兆
-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 第十二章 同源与潜病
- 第十三章 病态平衡与潜病
- 第十四章 心理先兆
- 第十五章 气象先兆
- 篇二 人体相学
- 第十六章 颅面先兆——颅面相学
- 第十七章 目先兆——目相学
- 第十八章 人中先兆——人中相学
- 第十九章 耳先兆——耳相学
- 第二十章 皮纹先兆——手相学、足相学
- 第二十一章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
- 第二十二章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
- 第二十三章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
- 第二十四章 胸膺先兆——胸膺相学
- 第二十五章 虚里先兆——虚里相学
- 第二十六章 腰背先兆——腰背相学
- 第二十七章 魄门(肛)先兆——肛门相学
- 第二十八章 腹先兆——腹相学
- 第二十九章 脐先兆——脐相学
- 第三十章 脉先兆——脉相学
- 第三十一章 舌先兆——舌相学
- 篇三 分泌物信号学
- 篇四 先露症状预兆学
- 第四十章 味预兆
- 第四十一章 食欲预兆
- 第四十二章 性欲预兆
- 第四十三章 睡欲预兆
- 第四十四章 嗅预兆
- 第四十五章 音声预兆
- 第四十六章 疲乏预兆
- 第四十七章 消瘦预兆
- 第四十八章 肥胖预兆
- 第四十九章 头症预兆
- 第五十章 咽痛预兆
- 第五十一章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
- 第五十二章 痒预兆
- 第五十三章 麻木预兆
- 第五十四章 喘息预兆
- 第五十五章 呕恶哕预兆
- 第五十六章 手足厥冷预兆
- 第五十七章 发热预兆
- 第五十八章 出血预兆
- 第五十九章 瘀预兆
- 篇五 内科疾病先兆学
- 第六十章 心系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真心痛(冠心病)先兆
- 第三节 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先兆
- 第四节 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兆
- 第五节 肝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节 惊悸(心脏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七节 脉律失常(心律失常)先兆
- 第八节 胸痹(肺源性心脏病)先兆
- 第九节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十一章 肝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二章 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三章 肺系病先兆
- 第六十四章 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五章 精神病先兆
- 第一节 精神病先兆意义
- 第二节 精神病先兆潜证
-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先兆
- 第四节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六节 更年期精神病先兆
- 第七节 老年性精神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先兆
- 第八节 病态人格先兆
-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先兆
- 第十节 儿童精神病先兆
- 第六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命火衰微证)先兆
- 第三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阳虚衰证)先兆
-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相火亢盛证)先兆
-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兆
- 第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八节 性腺功能减退症——更年期综合征先兆
- 第六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先兆
- 第六十八章 结缔组织性疾病先兆
- 第六十九章 造血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七十章 爱滋病先兆
- 篇六 妇、儿科疾病先兆
- 篇七 急症先兆学(包括内科急症及急腹症先兆)
- 篇八 癌先兆学
- 第八十六章 概论
- 第八十七章 胃癌先兆
- 第八十八章 肺癌先兆
- 第八十九章 肝癌先兆
- 第九十章 乳腺癌先兆
- 第九十一章 食管癌先兆
- 第九十二章 血癌先兆
-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 第九十四章 宫颈癌先兆
- 第九十五章 皮肤癌先兆
- 第九十六章 膀胱癌先兆
- 第九十七章 鼻咽癌先兆
- 第九十八章 前列腺癌先兆
- 第九十九章 甲状腺癌先兆
- 第一○○章 胰腺癌先兆
- 第一○一章 恶性淋巴瘤先兆
- 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 第一○三章 卵巢癌先兆
- 第一○四章 子宫肌瘤先兆
- 第一○五章 儿童癌先兆
- 篇九 早衰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