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肺胀(肺气肿)先兆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肺胀,主要指肺气肿,病源在肺,累及心肾。“胀”兆是本病的重要外露,气憋、胸满是本病的报标信号……

一、概述

肺胀是由于久咳或哮喘之后,出现胸廓胀满,喘咳痰壅,气滞瘀阻的病证。正如《灵枢·胀论》说:“肺胀者,虚满而喘咳”。《金匮要略》说:“咳而上气,此为肺胀”。肺胀是一种久咳致痰瘀挟杂,气浊交阻的肺病。日久累及心肾,出现面晦唇绀,心慌气促,胸满如桶,腹胀肢肿等症。其特点为咳、喘、胀三症并见,该病重则痰迷心窍,神识昏迷或心阳衰竭阳气外脱。属于现代医学的肺气肿、肺心病,发病率高,病程缠绵,预后不良。由于该病发病率较高,农村尤多,老年人深为其害,故探索该病的早期先兆,争取早期治疗,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二、肺胀先兆的临床意义

肺胀病多由久咳、哮病、喘症发展而来,最早潜证多呈痰浊质型:即素禀形体肥胖,面目虚浮,咳嗽痰多,食少腹胀,舌质淡、苔白腻,舌体胖大等症。

阻截治则 祛痰清肺,方宜桑杏二陈汤化裁:桑叶杏仁、象贝、栀子梨皮沙参茯苓、法夏、陈皮竹茹瓜蒌黄芩。早期先兆为:咳嗽努挣,常呛咳气急,痰少发粘,动则气促,咳则面紫气粗,舌质紫或有瘀斑,治以清肺化痰、顺气活血为主。方宜蒌贝温胆汤化裁:瓜蒌贝母枳壳竹茹茯苓、法夏、陈皮甘草,酌加厚朴赤芍,气虚则用人参蛤蚧散人参蛤蚧杏仁甘草人参、茯苓、贝母、桑白皮知母,并加胡桃仁以补肾纳气。日久渐现杵状指,桶状胸,张口抬肩,面浮目脱,呼气延长等症,则已成为典型肺胀病。

肺胀凶兆

肺胀如突然昏厥,四肢厥冷,汗出如油,呼吸微弱为阳脱征兆,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源性休克

如出现嗜睡、神迷,为痰迷心窍的险讯,继之则神志不清喘息更甚,陷入昏迷状态则预后不良,属现代医学肺性脑病

如喘喝抬肩,汗出如珠,面浮唇绀,四肢厥冷,神识不清,脉沉微欲绝,或脉浮大,为心阳虚、阳气外脱之凶兆,正如《金匮要略》说:“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大,不治,又加利尤甚”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心力衰竭

如突然唇绀面紫,鼻煽憋气,胸闷烦躁,痰声漉漉,神志恍惚,则为肺闭的危候,继而气闭,终由闭到脱,肺绝而亡,肺绝者气去而无还也。正如《中藏经·虚劳死证》说:“肺绝则气不反,口如鱼口者,三日死。”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肺水肿急性呼吸衰竭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肺胀(肺气肿)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2. 肺胀《中医内科学》
  3. 肺胀上气方四首(五法)《外台秘要》
  4. 肺胀《症因脉治》
  5. 肺胀上气秘方《华佗神方》
  6. 肺胀《明医指掌》
  7. 肺胀嗽《中医词典》
  8. 肺胀《医述》
  9. 肺胗《推求师意》
  10. 肺胀《中医词典》
  11. 肺蒸《中医词典》
  12. 肺胀《圣济总录》
  13. 肺症《古今医彻》
  14. 肺胀《中医名词词典》
  15. 肺之经,肺(之)脉本部在于皮毛,手太阴,燥,辛金。《医学启源》
  16. 肺燥作泻《中医词典》
  17. 肺之经手太阴燥辛金《儒门事亲》
  18. 肺燥咳嗽《中医词典》
  19. 肺之脾胃虚方《内外伤辨》
  20. 肺燥《校注医醇剩义》
  21. 肺之脾胃虚论《脾胃论》
  22. 肺燥《中医名词词典》
  23. 肺之主大肠客《针灸大成》
  24. 肺脏主病《幼科发挥》
  25. 肺支气管类癌及肺小细胞癌《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6. 肺脏中风《中医词典》
  27. 肺志忧《中医词典》
  28. 肺脏证治《育婴家秘》
  29. 肺中风《圣济总录》
  30. 肺脏用药《普济方·针灸》
  31. 肺中风《中医词典》

《中医疾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