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一节 皮肤先兆的理论基础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面积约为1.5~2平方米,约占体重的16%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中医极为重视皮肤的作用,根据中医脏象学说,认为皮肤是内脏的巨大外象,皮肤遍布经络网,皮肤通过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和孙络等把人体外部皮肤及内在脏腑相维系,因此人体内部疾患便可通过皮肤反映出来,这样皮肤实际上也就成了人体之外镜。事实上,皮肤有着巨大的血管系,容纳了人体1/3的循环血量,是人体精血的重要贮备场所。

《灵枢·本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指出皮肤腠理与三焦膀胱的密切关系,膀胱为巨阳之气,主统诸阳,并行气于身之表,三焦为气之所终始,故膀胱巨阳之气及三焦皆与皮肤密切相关。《内经》又言“肺主皮毛”,“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肺主气,行气于皮毛,而三焦为六腑功能之总括,其中“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说明皮肤腠理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地,和人体呼吸吐纳密切关连。因此,人体皮肤是重要的呼吸通道,24小时内由皮肤呼出的碳酸气占肺总呼出量的2%,吸入氧气占肺总吸入量的0.5~1%,说明皮肤腠理确是元真之气的出入之所,是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之枢要,故《金匮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另外,皮肤和肾的关系也不无相关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皮毛生肾”,即言皮毛生于肾,为肾之精液所滋溉。《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肾又为宗气之根,真气之所出,主司人体气化活动,因此皮肤腠理之温煦,津液之气化,无不赖之于肾,肾气虚衰皮肤必然有所反应。现代医学亦认为皮肤含水量占人体总水分的1/4,是人体最大的津液仓库。可见皮肤和肺、肾、三焦、膀胱都密切相关,影响着人体气、血、津液的运化。

此外,皮肤和肝、心、脾也极为关连。因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直接关系着皮肤的滋养,故皮肤与人体脏腑经络皆不无关连,因此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于皮肤,皮肤是内脏的外镜。透过皮肤哨所,可以预报内脏病变信息。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皮肤先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2. 皮肤细菌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皮肤先兆的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4. 皮肤纹理分析《医学遗传学基础》
  5.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中医疾病预测》
  6. 皮肤卫生《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7. 皮肤纤维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8. 皮肤脱屑辨病《常见病自测》
  9. 皮肤性病学《中国医学通史》
  10. 皮肤痛痒《疫疹一得》
  11. 皮肤血管瘤《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2. 皮肤痛觉与传导通路《生理学》
  13. 皮肤炎性反应《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4. 皮肤痛《医学纲目》
  15. 皮肤异常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16. 皮肤痛《中医词典》
  17. 皮肤异常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18. 皮肤索泽《医学纲目》
  19.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20. 皮肤损伤后色素减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1. 皮肤有声《急救广生集》
  22. 皮肤嗜碱性粒细胞超敏反应《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3. 皮肤与浅筋膜《人体解剖学》
  24. 皮肤试验《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5. 皮肤粘膜出血辨病《常见病自测》
  26. 皮肤生物学《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7. 皮肤粘膜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28. 皮肤神经内分泌癌(Merkel细胞瘤)《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9. 皮肤针《中医词典》
  30. 皮肤瘙痒症《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31. 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中医名词词典》

《中医疾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