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如何发现隐匿潜病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一、掌握先兆证规律是揭示隐匿潜病的先决条件

先兆证即疾病的早期信号,敏锐地发现疾病的早期病理信息,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潜病有着重要意义。

先兆证无论在疾病的进展阶段或相对稳定时期皆可出现,尤其在疾病发生转变的时候或危笃之时至关重要。时隐时显的信号,往往是疾病的序幕,背后隐匿着新的危险。因此,对先兆证应予以高度重视。

临床上,神志的变异多是疾病的前奏,体表五官九窍和汗、尿、痰、涕、精液、二便等排泄物,常常是疾病的早期警报,而脉、舌、音声、气味则更常常具有预兆信息,尤不能忽视先兆证的时间节律特点、奇症怪兆特点及一证多预兆现象。

总之,“有诸内者,必形于外”,隐蔽再深的病证也难免不露出迹象,充分应用中医理论整体分析的特色是能掌握先兆证规律的,捕捉先兆症是早期发现潜病的重要途径。

二、应用中医理论揭示潜病

首先,应充分应用脏象理论,以外揣内细查潜证,如心之华在面,则可从面部色泽的变化揭示心的潜在病变。其次根据脏腑相关理论如按脏腑生克规律,某一脏有病可传及相克之脏,如此就能有目的地去注意潜证的发展方向。再次,根据病因理论,即通过病因的特性旁通隐匿的病证,如湿性趋下就应考虑到易袭阴位的特性,这样就须注意病变可能在人体下部。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所以伤湿日久,要考虑气虚潜证。湿性重浊,故要注意从排泄物的清浊变化发现早期信号。此外,根据病机病势,从疾病发展趋势也可及早发现潜证。还有,按疾病传变规律,疾病可依脏腑“相合”走向,如肾与骨相合,骨痹日久内合于肾,就应注意伤肾的潜势。其他,还应利用经络的循行或功能部位,作为搜寻潜证的必要环节,如足少阴肾经其支络与心、肝、肺均有直接联系,因此,肾经有病应考虑到对心、肝、肺的潜在影响。另外,根据阴阳互根理论,阳损日久就应考虑阴病的潜在可能,阴损日久同样也应顾及阳病的潜在。

如此可见,应用脏象理论,以象测脏,应用六淫理论,阴阳互根理论,体质辨病等,是能及早发现潜在的疾病及动态的。例如前面提到体质的差异是潜证隐匿的条件,那么应用体质辨证,尤其是体质辨病,是可以成为打开潜证隐匿的重要通道的。如瘦长形体质患者存在右肾下垂的潜病,仅出现右少腹胀痛,如果我们只囿于显证辨证,而不根据体质特点分析,就容易造成误诊。可见,利用中医基础理论是及早发现潜在病变的重要手段。

三、应用哲学原理,指导发现潜病

抓主要矛盾是辨证步骤中的重要环节,取决定作用的主证,往往代表着疾病的本质。对抓主症,目前已有较多的探索,由于代表本质的主症被代表非本质的次症所掩盖。因此,抓主要矛盾是揭示潜证的重要环节,尤其还应进一步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才利于发现疾病的实质,深入揭示潜证的进展。目前有人提出反向思维方法、求异思维方法等,对揭示潜证都是可以借鉴的。

此外,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掌握好病证关系,也是深入发现潜证的一个途径。每一个疾病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证并不能代替病,辨证只能满足于疾病的共性,而疾病的特殊性往往是隐匿着的,应透过共性去发现个性,才能深入发现疾病的潜在,这就是所谓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规律。

以上说明只有以哲学原理为指导才能深入发现潜证。

四、辨识假伪症才能揭示潜病本质

症,不一定都反映疾病的真象。有时候由于疾病的变化万千,内部的病情已经变化了,但外部还来不及变化,所以往往显露于外的是假貌,而真正的病情却被隐匿了。如早期癌症,外证并无征象可据,而癌病理却隐潜匿行着。现象虽然是本质的反映,但临床上许多症状属于假象,这种假象虽然也是本质的表现,但却是歪曲和颠倒地反映着本质,掩盖了本质的真相,说明现象和本质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必须透过假象去揭示隐匿着的本质,也即隐匿着的潜证。

临床上假象还发生在疾病的极期阶段,如寒极、热极、至虚至实阶段,寒极的阴盛格阳证、热极的热深厥深及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等皆是。此外,在疾病的危笃阶段也易出现假象,如回光反照现象等,假象的特点是不稳定及外趋性,假象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等处,而代表真实的脉、舌尤其是舌质和脉的根部(沉候及尺候)是揭示隐匿本质的可靠依据,临床上应加以注意。

五、揭示疑难怪症

疑难病的特点在于症状隐匿,交错复杂,故其潜症更难以发现,临床上怪病多瘀,奇病多痰。《医林改错》还作了许多补充,如头发脱落、出气臭、夜眠梦多,干呕呃逆、瞀闷、胸任重物,卧则腹坠,心跳心忙等均可参考。

疑难怪症从痰瘀的特征来揭示潜证,已经越来越被学者们瞩目。如目前在瘀方面,对目络、甲络、舌下络、面颊络、鼻络、掌络等瘀血特征进行研究。在痰方面,今人朱曾柏氏所著《中医痰病学说》在无形痰证的征候方面,总结了历代著述后作了概括。如体征方面:久病不衰、自发自愈、眼神滞涩不流利,时觉焦烟异气扑鼻、时时惊悸,神志恍惚……如能掌握上述瘀痰的特征,将有助于疑难潜病的发现。

六、以诱探法、负荷法、阻截法激发潜证显露

所谓诱探法,即通过七情、药物、饮食等方法激惹病情显露的方法,如用七情刺激可使冠心病患者出现左侧胸隐痛或发闷,食油煎饮食则胆石症患者可出现右胁下隐痛。至于药物诱探法则早在《内经》就有原则指出,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后来温病家亦有沿用试探法者,即用方药去探测证的寒热阴阳属性,然后再守方治疗。

所谓负荷法,是用增加负荷的方法去打破疾病的相对稳定状况,促使病情暴露等法,都可达到早期发现疾病的目的,如增加一定的负荷后测心电图、转氨酶、尿蛋白尿糖等,皆可预测心、肝、肾的潜在疾病。

所谓阻截法,即用药物进行阻断,使病势无路可走而暴露,如肝病传脾后致脾虚的症状显露,采用实脾后,脾的症状消失,而迫使肝病症状披露,遂续平肝治本而病根除。

七、应用微诊和全息诊发现潜病

这是目前揭示潜病的重要途径,自从张颖清的生物全息律应用到医学上后,中医的全息诊疗更加得到了发扬。如耳诊、面诊、手诊、五轮八廓、脐诊、腹诊等都蓬勃地发展起来了。在考究这些诊法中,余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即在人体离心越远,越细小的络脉部位,愈具有最早反映体内疾病信息的现象,诸如甲皱、虹膜等络脉诊均是,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即传统的“久病入络”的观点是不是应该打破?!其实,新病亦能入络,而且是最早入络,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中医在诊断学上,是有着广阔前景的,只要发扬中医的特色,疑难潜证是可以早日揭示的,中医诊断水平是能有突破性进展的。

综上所述,要使先兆证的研究得到突破,就必须在潜证探索上下功夫,并从宏观辨证向微观辨证上发展,才能把先兆证的探索推向更高的境界。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如何发现隐匿潜病《中医疾病预测》
  2. 如何吃最营养呢?如何吃最能获得健康呢?《中医之钥》
  3. 如何看尿常规化验单《常见病自测》
  4. 如蛊如妲病《黄帝内经太素》
  5. 如何理解检验结果《免疫与健康》
  6. 如浮脉《轩岐救正论》
  7. 如何选择减肥方法《减肥新法与技巧》
  8. 如伏脉《轩岐救正论》
  9. 如何选择减肥方法《减肥新法与技巧》
  10. 如风湿部《本草易读》
  11. 如何选择减肥外用药《减肥新法与技巧》
  12. 如促脉《轩岐救正论》
  13. 如何预防肥胖《减肥新法与技巧》
  14. 如迟脉《轩岐救正论》
  15. 如何正确选用强化食品《儿科学》
  16. 如沉脉《轩岐救正论》
  17. 如何知道你的病痊愈了《中医之钥》
  18. 《药性切用》
  19. 如洪脉《轩岐救正论》
  20. 肉锥怪病《奇方类编》
  21. 如华《中医词典》
  22. 肉肿疮不肿《痘疹心法要诀》
  23. 如滑脉《轩岐救正论》
  24. 肉肿疮不肿《医宗金鉴》
  25. 如缓脉《轩岐救正论》
  26. 肉症秘方《华佗神方》
  27. 如金青盲《中医词典》
  28. 肉症《奇效简便良方》
  29. 如紧脉《轩岐救正论》
  30. 肉症《中医词典》
  31. 如狂《医述》

《中医疾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