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一节 七情先兆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一、七情先兆的理论基础

中医的病机理论是形神统一的理论,形病神必病,心神为形体的主导,即中医强调精神活动是主宰一切的。如《灵枢·本藏》篇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中医对心理病机的论述是以情志学说为概括的。中医情志学说的核心是“五神藏”理论。所谓“五神藏”即指五神分主五脏,七情分属五脏。如《素问·宣明五气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但五神又统主宰于心,如《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主(心)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五神还对心神有着重要的反应,如喻昌言:“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医门法律·卷一·先哲格言》)。

中医极为强调七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并认为七情过激或失疏,皆可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而发病。除社会—心理因素导致七情改变外,脏腑虚实同样也可导致七情的异常。如《灵枢·本神》曰:“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七情与脏腑病理密切相关,因此在疾病的表现方面,七情先兆也往往最先出现,尤其和心神有关的疾患,七情先兆更是首当其冲。如《素问·刺热病论》说:“心热病者,先不乐。”故研究七情先兆在疾病预测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七情先兆的预报意义

(一)七情先兆预报病性

七情先兆对疾病的阴阳属性有一定的预报意义,既能反映伤阴也能预报损阳。如《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再如喜怒异常多预兆实证潜在,而悲忧则常象征虚证的隐伏。如《难经·五十九难》说:“狂疾之始发……妄笑好歌乐……癫疾始发,意不乐。”《素问·举痛论》也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等皆说明七情不节能影响脏腑的阴阳虚实。因此,七情的异常能预报疾病的阴阳虚实属性。

(二)七情先兆预报病位

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可归纳为喜、怒、忧、思、恐五志。七情的预报定位应以“五志—五神—五脏”并结合五声进行。

1.心病七情预兆 “心藏神”,“心在志为喜”,“心在声为笑”。因此,七情先兆对心的预报,是“神—喜—笑”异常综合征。故神志的变化喜笑的失常往往是心病的征兆或先兆。如《素问·调经论》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灵枢·本神》说:“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2.肝病七情预兆 “肝藏魂”,“肝在志为怒”,“肝在声为呼”。故肝的七情先兆为“魂—怒—呼”异常综合征。临床上神魂的变化,如神魂不定或性情变得急躁易怒和言语善呼,多提示肝病的开始。《难经·十六难》所说:“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怒……有是者肝也”。可见一斑。

3.脾病七情先兆 “脾藏意”,“脾在志为思”,“脾在声为歌”:故脾的七情先兆为“意—思—歌”异常综合征。临床上思维紊乱记忆障碍,言语重复或无故而歌,应注意脾病的潜在。如《灵枢·本神》曰:“脾,愁忧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即是。

4.肺病七情先兆 “肺藏魄”,“肺在志为忧”,“肺在声为哭”。因此“魄—忧—哭”异常综合征,为肺病的七情征兆。临床上失魂落魄,无故悲忧善哭应警惕肺病的隐伏。如《难经·十六难》曰:“假令得肺脉,其外证……悲愁不乐,欲哭……有是者肺也”。

5.肾病七情先兆 “肾藏志”,“肾在志为恐”,“肾在声为呻”即言肾病的七情先兆为“志—恐—呻”异常综合征。临床上脑力减退,意志削弱,无故恐惧善呻为肾病的征兆。如《灵枢·本神》曰:“肾……志伤则喜忘其前言。”《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可以见得。

以上说明,七情先兆在心理先兆中占有一定地位,对疾病的预报有重要价值。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七情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2. 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原机启微》
  3. 七情泻《中医词典》
  4. 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审视瑶函》
  5. 七情郁证《中医词典》
  6. 七情所伤《外科理例》
  7. 七情证《脉因证治》
  8. 七情伤感嗽《中医词典》
  9. 七情证候《中医诊断学》
  10. 七情疝《中医词典》
  11. 七情中《中医词典》
  12. 七情内伤痢《症因脉治》
  13. 七情总论《银海指南》
  14. 七情内伤《医学真传》
  15. 七取撞搓之法讲论答问三十一法《针灸神书》
  16. 七情脉《轩岐救正论》
  17. 七日风《中医词典》
  18. 七情脉《古今医统大全》
  19. 七日口噤《中医词典》
  20. 七情论《冯氏锦囊秘录》
  21. 七日来复《思考中医》
  22. 七情痢《中医词典》
  23. 七日五传《冯氏锦囊秘录》
  24. 七情考《叶选医衡》
  25. 七日五传《疡医大全》
  26. 七情皆听命于心《友渔斋医话》
  27. 七疝《中医名词词典》
  28. 七情饥饱嗽《中医词典》
  29. 七疝《圣济总录》
  30. 七情寒热变化九气致病《灵素节注类编》
  31. 七疝《中医词典》

《中医疾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