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湿病的预报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湿气通于脾”,湿为阴邪,湿性粘滞、重浊,故湿邪所致疾病的预报,应以“湿—粘—脾”的特点掌握其先兆症的规律。湿为阴邪,粘着沉重,故湿邪有重着、粘腻、趋下的特性,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以及起伏缠绵病程的特点。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临床上凡起病滞缓,病程缠绵,重着粘滞的,亦即以“粘”为特点的病证,皆提示湿病的隐伏,具体以头裹身重或呕恶胸闷为先躯症。

内湿(湿从中生),由于脾功能障碍导致水湿津液运化障碍的疾患,则以头重、身困、恶心为湿从中生的先兆,如《素问·生气通天篇》曰:“因于湿,首如裹。”发展下去则出现呕恶、水肿、泄泻、淋浊等症。又湿邪重浊,故排泄物粘浊臭秽,为内有湿病的征兆。因此,湿邪为患的疾病的预报,应以粘、滞为主要特点。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湿病的预报《中医疾病预测》
  2. 湿病辨脉《温病正宗》
  3. 湿病二《伤寒悬解》
  4. 湿病八《金匮悬解》
  5. 湿病二《金匮悬解》
  6. 湿病八《伤寒悬解》
  7. 湿病根原《四圣心源》
  8. 湿病 九章《伤寒悬解》
  9. 湿病九《伤寒悬解》
  10. 湿病《时方妙用》
  11. 湿病九《金匮悬解》
  12. 湿病《中医名词词典》
  13. 湿病六《伤寒悬解》
  14. 湿变《中医词典》
  15. 湿病六《金匮悬解》
  16. 湿痹注候《诸病源候论》
  17. 湿病脉证《高注金匮要略》
  18. 湿痹腰脊《千金翼方》
  19. 湿病脉证《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20. 湿痹病《备急千金要方》
  21. 湿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22. 湿痹《症因脉治》
  23. 湿病脉证第二(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24. 湿痹《明医指掌》
  25. 湿病七《伤寒悬解》
  26. 湿痹《儒门事亲》
  27. 湿病七《金匮悬解》
  28. 湿痹《中医词典》
  29. 湿病三《伤寒悬解》
  30. 湿痹《中医名词词典》
  31. 湿病三《金匮悬解》

《中医疾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