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白血病先兆
白血病即血癌,属急劳、热劳及虚损、虚劳。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并非为一个病的两个阶段。前者与热毒关系较大,早期虽然血象反映较迟,但不明原因的疲劳和出血倾向足以弥补血象预兆的不足。慢性白血病因病源在骨髓,故先兆多披露于肾……
一、概述
血癌即白血病,确切地说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骨髓、脾脏、淋巴等造血器官。主要为骨髓恶性白细胞大量增生,并大量进入血液,使正常红、白细胞及血小板不能正常制造,大量的幼稚白细胞充斥血液,故谓白血病,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六到第七位,儿童及青年尤多见。白血病分为粒细胞性、淋巴细胞性及单核细胞性三型,急性白血病中医属急劳、热劳,慢性白血病属“虚劳”、“虚损”、“癥瘕”,如《圣济总录》曰:“急劳之为病……忧思气结,荣卫俱虚,心肺壅热……或感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忪,头痛盗汗,咳嗽咽干,骨节酸痛,久则肌肤消铄,咯涎唾血者,皆其候也”(虚劳门·急劳)。《普济方》亦曰:“热劳由心肺实热,伤于气血,气血不和,脏腑壅滞,积热在内,不能宣通三焦”。
二、先兆及阻截治疗
早期先兆 急性白血病,属温病急劳范畴,起病急骤,故早期先兆多较短。先兆潜证为阴虚热毒证型,即见潮热,盗汗,口干烦躁,口舌生疮,便干尿臭,脉细数,舌质红,少苔。报标症为乏力,发热及鼻衄,此时血象不一定能反应出来,早期作骨髓穿刺涂片,则可早期诊断。典型症状为发热、贫血及出血三大特征,病人呈现面色苍白,极度乏力虚惫,发热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以及明显的贫血。
慢性白血病属虚劳,癥瘕范畴,慢性白血病是一个独立发展的病,并非由急性白血病转变而来,由于病程发展缓慢,因此早期症状更为隐匿。由于慢性白血病,病源在骨髓,髓生于肾,故该病与肾的关系甚大,尤与肾精不足,精亏髓少有关。早期先兆潜证呈现肾虚(主要指肾气虚、肾精不足),即见头昏耳鸣,健忘发落,腰酸膝软,神惫乏力,面色黯黑,舌淡体胖大,有齿痕,脉沉迟弱,报标症为低热,乏力,面色失华,即不明原因的,难以消退的发热及贫血貌。待出现出血(如皮肤、粘膜的紫斑、紫点,鼻、齿衄),脾肿大,消瘦,胸骨疼痛时,已为典型的白血病征兆。
阻截治则 急性白血病阻截治则为清热解毒,方宜土茯苓方草,或以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梔子。高热毒重加服犀黛饮慢性白血病阻截治则为补肾益髓,方予大补阴丸:熟地、龟板、知母、黄柏、猪脊髓一具,偏于气虚者加人参,肾阳不足则加附子。典型症状出现后加青黛,有凝聚痰核的酌加化痰散结之品,如南星、土贝母、山慈姑、白芥子、黄药子等,日久挟瘀出现固定痛块,肌肤甲错、舌质暗紫或有瘀斑的酌加丹参、桃仁、水蛭、虫、三七之类,或辅以大黄虫丸: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虫或犀黄丸:犀黄、麝香、乳香、没药、黄米饭。
另外,关于白血病先兆,可参阅本书第九十二章血癌先兆。

- 白血病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白血病急诊《急诊医学》
- 白血病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白血病癌《基因与疾病》
- 白血病性咽峡炎《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白血病《血液病学》
- 白鸭《医学入门》
- 白血病《病理学》
- 白鸭屎《千金翼方》
- 白血病《中医内科学》
- 白鸭屎《本草蒙筌》
- 白血病《自我调养巧治病》
- 白眼《中医词典》
- 白血病《老年百病防治》
- 白眼病《中医词典》
- 白血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白眼翻《松峰说疫》
- 白血《中医词典》
- 白眼轮青《医法圆通》
- 白雪丸《苏沈良方》
- 白眼球《常见病自测》
- 白癣皮《顾松园医镜》
- 白眼痛歌《眼科心法要诀》
- 白癣候《诸病源候论》
- 白眼痛歌《医宗金鉴》
- 白癣痹《中医词典》
- 白眼药《外科传薪集》
- 白雄鸡肉《名医别录》
- 白羊肝丸《冯氏锦囊秘录》
- 白雄鸡肉《本草易读》
- 白羊肾羹《保健药膳》
《中医疾病预测》
- 杨力(着)
- 自序
- 篇一 总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医先兆证特点
- 第四章 中医先兆证规律
- 第五章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
- 第六章 潜病与先兆
- 第七章 辨病与潜病
- 第八章 全息先兆
- 第九章 六淫先兆
- 第十章 体质先兆
-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 第十二章 同源与潜病
- 第十三章 病态平衡与潜病
- 第十四章 心理先兆
- 第十五章 气象先兆
- 篇二 人体相学
- 第十六章 颅面先兆——颅面相学
- 第十七章 目先兆——目相学
- 第十八章 人中先兆——人中相学
- 第十九章 耳先兆——耳相学
- 第二十章 皮纹先兆——手相学、足相学
- 第二十一章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
- 第二十二章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
- 第二十三章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
- 第二十四章 胸膺先兆——胸膺相学
- 第二十五章 虚里先兆——虚里相学
- 第二十六章 腰背先兆——腰背相学
- 第二十七章 魄门(肛)先兆——肛门相学
- 第二十八章 腹先兆——腹相学
- 第二十九章 脐先兆——脐相学
- 第三十章 脉先兆——脉相学
- 第三十一章 舌先兆——舌相学
- 篇三 分泌物信号学
- 篇四 先露症状预兆学
- 第四十章 味预兆
- 第四十一章 食欲预兆
- 第四十二章 性欲预兆
- 第四十三章 睡欲预兆
- 第四十四章 嗅预兆
- 第四十五章 音声预兆
- 第四十六章 疲乏预兆
- 第四十七章 消瘦预兆
- 第四十八章 肥胖预兆
- 第四十九章 头症预兆
- 第五十章 咽痛预兆
- 第五十一章 皮肤异常预兆(含斑疹预兆)
- 第五十二章 痒预兆
- 第五十三章 麻木预兆
- 第五十四章 喘息预兆
- 第五十五章 呕恶哕预兆
- 第五十六章 手足厥冷预兆
- 第五十七章 发热预兆
- 第五十八章 出血预兆
- 第五十九章 瘀预兆
- 篇五 内科疾病先兆学
- 第六十章 心系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真心痛(冠心病)先兆
- 第三节 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先兆
- 第四节 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兆
- 第五节 肝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节 惊悸(心脏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七节 脉律失常(心律失常)先兆
- 第八节 胸痹(肺源性心脏病)先兆
- 第九节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先兆
- 第六十一章 肝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二章 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三章 肺系病先兆
- 第六十四章 肾系病先兆
- 第六十五章 精神病先兆
- 第一节 精神病先兆意义
- 第二节 精神病先兆潜证
-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先兆
- 第四节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 第六节 更年期精神病先兆
- 第七节 老年性精神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先兆
- 第八节 病态人格先兆
-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先兆
- 第十节 儿童精神病先兆
- 第六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命火衰微证)先兆
- 第三节 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阳虚衰证)先兆
-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相火亢盛证)先兆
-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兆
- 第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先兆
- 第八节 性腺功能减退症——更年期综合征先兆
- 第六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先兆
- 第六十八章 结缔组织性疾病先兆
- 第六十九章 造血系统疾病先兆
- 第七十章 爱滋病先兆
- 篇六 妇、儿科疾病先兆
- 篇七 急症先兆学(包括内科急症及急腹症先兆)
- 篇八 癌先兆学
- 第八十六章 概论
- 第八十七章 胃癌先兆
- 第八十八章 肺癌先兆
- 第八十九章 肝癌先兆
- 第九十章 乳腺癌先兆
- 第九十一章 食管癌先兆
- 第九十二章 血癌先兆
-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 第九十四章 宫颈癌先兆
- 第九十五章 皮肤癌先兆
- 第九十六章 膀胱癌先兆
- 第九十七章 鼻咽癌先兆
- 第九十八章 前列腺癌先兆
- 第九十九章 甲状腺癌先兆
- 第一○○章 胰腺癌先兆
- 第一○一章 恶性淋巴瘤先兆
- 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 第一○三章 卵巢癌先兆
- 第一○四章 子宫肌瘤先兆
- 第一○五章 儿童癌先兆
- 篇九 早衰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