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睡眠预兆的理论基础

《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睡欲是人生的三大生理欲望之一,睡眠是人体的休整过程,《内经》一直极为重视,关于寐寤生理机制在《内经》中有着丰富的论述。首先,《内经》强调了寐寤生理与机体阴阳盛衰有着直接关系。如《灵枢·口问》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大惑》也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均清楚地表明,阳气盛方能寤,阴气旺始可寐,明确指出了寐寤与阴阳盛衰的密切关系。

其次,《内经》着重论述了寐寤生理与经气相交的关系,经气相交和逆顺在寐寤中具有独特的生理意义。尤其是蹻脉和三阳经脉,更为相关。其中,阴蹻、阳蹻、皆与脑有一定联系,阴蹻脉起于足止于目,主目的闭合,与睡眠有直接关系,阳蹻脉则上行于目、风池,跟脑有关联,主目之开,二者对睡眠均有一定影响。如《灵枢·寒热病》说:“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表明阴阳蹻的交会对睡眠有一定意义。然而,影响蹻脉交会的又主要是卫气。正常人的卫气从足少阴肾经经过阴蹻脉进入目内眦,如卫气循行异常则致蹻脉经气偏盛不能正常相交,从而影响到寤寐。正如《灵枢·大惑》所说:“卫气……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故目不瞑矣。……卫气……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蹻满……故目闭也。”足见寐寤生理与理气的逆顺,尤其与卫气的循行是否循常意义最大。

此外,阴阳水火交泰对寐寤也有一定影响,《灵枢·营卫生会》篇曰:“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强调子午阴阳交泰对寐寤的影响,后世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心肾相交。主要指心肾水火交泰,如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致心阳独亢就会导致失眠,或肾阳衰微致肾水无力温升也可引起水火不交而难寐。因此,心肾水火相交对寐寤生理有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睡眠生理与阴阳的盛衰、经气及水火阴阳的交会密切相关。其中,尤以卫气的循行为关键,卫气循行的正常与否,不但关系着阴阳的盛衰,而且影响着蹻脉的交会,是维持寐寤生理的重要环节。睡眠与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睡眠是反映人体生命基本功能状况的又一面镜子。

睡欲包括嗜眠及厌眠两种情况,是疾病预报最常见的先兆证。关于睡欲障碍,现代医学认为睡眠是一种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是睡眠节律和睡眠时间的障碍,主要机制为大脑皮层兴奋及抑制过程的失调。目前一般认为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的一个主动的神经过程,但又不是由特定的神经结构所引起的。近年来则发现睡眠与中枢神经系统内某些特定结构及递质的作用密切相关。如目前有学者实验研究证明,低位脑干与睡眠的产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它能对抗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从而调节着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是调节睡眠的中枢神经结构,证实了睡眠与某些中枢神经结构密切相关。其次,学者们还发现最为重要的是脑内一些单胺类(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调节睡眠,此二者似乎是一对主要矛盾。在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不变或增高的情况下,降低5—羟色胺含量即可产生失眠,而在脑内5—羟色胺含量正常或增高的情况下,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则可引起多眠,说明睡眠与中枢递质有关。此外,学者们还注意到蓝斑尾部和中缝核尾部都是产生去同步睡眠所必不可少的,它们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互协同的,而蓝斑头端(维持觉醒)和中缝核头部(引起慢波睡眠),在功能上则是相互拮抗的。说明睡眠的生理奥秘正不断被揭示。睡眠共有两种状态,一为慢波睡眠,特点是脑电图与觉醒对比较慢而同步,故称慢波睡眠或同步睡眠,不出现快速的眼球转动。二为去同步睡眠,是一种去同步的低电压脑电波,故称为去同步化睡眠,出现快速的眼球转动。上述两种睡眠快速交替,开始慢波90分→去同步睡眠20~30分→慢波,交替3~5次,梦发生在去同步睡眠之时。人在一生过程中,总睡眠时间逐步减少,而去同步睡眠也从总睡眠持续时间中大大缩短。

人的一生中,睡眠时间竟占去了1/3,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比重,充分证实了睡眠对人体的重要意义,以及睡眠对疾病的预报价值。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疾病预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疾病预测》书籍目录
  1. 睡眠预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2. 睡眠与卧具《中医养生学》
  3. 睡眠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4. 睡眠养生《中医养生学》
  5. 睡眠障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6. 睡眠问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睡眠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8. 睡眠环境与宜忌《中医养生学》
  9. 睡起目赤症《眼科阐微》
  1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11. 睡圣散《扁鹊心书》
  1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3. 睡是妙策《竹林女科证治》
  14. 睡眠辅助药物《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5. 睡卧切牙声响《奇效简便良方》
  16. 睡眠发生的机制《生理学》
  17. 睡卧谵语《奇效简便良方》
  18. 睡眠的时相《生理学》
  19. 睡欲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20. 睡眠的时间和质量《中医养生学》
  21. 睡着蛇拔口中拔之不出《奇方类编》
  22. 睡眠的生理《中医养生学》
  23. 睡中惊动《中医词典》
  24. 睡眠的方位与姿势《中医养生学》
  25. 睡中惊动《证治准绳·幼科》
  26. 睡眠辨病《常见病自测》
  27. 睡中惊动《张氏医通》
  28. 睡眠辨病《常见病自测》
  29. 睡中惊动《保婴撮要》
  30. 睡梦呢喃《冯氏锦囊秘录》
  31. 睡中惊惕《医述》

《中医疾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