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可吐病脉证篇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大法春宜吐

【注】

汗、吐、下,治病之大法。谓春宜于吐者,是象天之春气上升以立法也。然凡病有当吐者则吐之,又不可一概而论也。

【集注】

程应旄曰:吐法从升,有发陈之义,故曰:春宜吐。

凡用吐汤,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注】

凡用吐汤,原以去上焦之邪,中病即止,若病去而过用之,反伤中气,所以不必尽剂也。

【集注】

程应旄曰:吐以去上焦之邪。上焦为清阳之分,吐之过剂则邪去,而所伤者膻中之阳,阳固不可不宝惜也。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惟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注】

胸上诸实,谓或痰、或热、或寒之类也。诸实为病,故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也。欲使人按之,不但痛不能减,而反有涎唾,知邪在胸中盛满,得按而上溢也。经曰: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今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惟滑,知寒实在上,水不下输膀胱而走大肠也,故但吐之利自止也。

【集注】

张璐曰:痛不得食,按之反有涎唾者,知有寒痰在胸中也。下利脉迟,寸口惟滑者,为膈上实,故吐之则利自止也。

病手足逆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注】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者,以寒邪结气,结在胸中,阳气不能四达也。心下满而烦者,实结则满,阳郁则烦也。欲食不能食者,是客气病在胸中,故当吐之也。

【集注】

成无己曰:此与瓜蒂散证同。彼云脉乍紧,此云脉乍结,惟此有异。紧为内实,乍紧则邪在胸中,实而未深也;结为结实,乍结则邪在胸中,结而未深也。虽所治俱同,但轻之、重之不无别也。

程知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结者痰气结滞之名,此与瓜蒂散证同。但彼云脉乍紧则为寒邪盛,此云脉乍结则为痰气实也。

张锡驹曰:病人手足厥冷者,气机内结,不能外达于四肢也。心下满而烦者,邪实则满,正伤则烦也。

魏荔彤曰:脉乍结,非脉之本然,乃有形之邪,阻碍其胸中宗气,故荣卫之气不能畅行,非同于气血虚微,不能流布之结也。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注】

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痛在胸膈,痛则欲吐,可吐不可下也。宿食在中脘者,痛在心口,痛欲吐或吐不吐,可吐可下也。宿食在下脘者,痛在脐上,痛不欲吐,不可吐可下也。故曰: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此详凡在上者,皆可吐也。

【集注】

成无己曰:宿食在中下脘,则宜下,宿食在上脘,则当吐。『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方有执曰:上脘,谓胃府之口也。

张志聪曰:胃为水谷之海,有上脘、中脘、下脘之分。上主纳,中主化,今食在上脘,不得腐化,故为宿食,当吐之。

程应旄曰:宗气聚于胸中,升降呼吸出焉。清阳之分,岂容浊物留滞,吐以宣之,使无障碍也。若属表邪传入无形而有形,则痞满结胸,另有治法,均非宜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辨可吐病脉证篇《医宗金鉴》
  2. 辨可吐《伤寒论》
  3.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伤寒论》
  4. 辨可汗病脉证篇《医宗金鉴》
  5. 辨可下病脉证篇《医宗金鉴》
  6.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伤寒论》
  7. 辨可下篇正误《医宗金鉴》
  8.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9. 辨渴与不渴《内外伤辨》
  10. 辨咳嗽《幼科铁镜》
  11. 辨口鼻《内外伤辨》
  12. 辨君火以明兼退行一步不司气化论《内经博议》
  13. 辨口疮口糜论《疡科心得集》
  14.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篇《医宗金鉴》
  15. 辨口唇色《医学摘粹》
  16.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论》
  17. 辨口角流涎非痰饮《医林改错》
  18.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19. 辨口噤咬牙《医林改错》
  20. 辨诀《麻疹阐注》
  21. 辨口流涎水《医理真传》
  22. 辨救误下《白喉条辨》
  23. 辨口气《医理真传》
  24. 辨救误上《白喉条辨》
  25. 辨口味察证法《疡医大全》
  26.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27. 辨溃疡形色《中医外科学》
  28. 辨痉湿暍脉证《伤寒论》
  29. 辨烂喉丹痧顺逆论《疡科心得集》
  30. 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医宗金鉴》
  31. 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内外伤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