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三升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数千遍,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集解】
程林曰:汗后脐下悸者,阳气虚而肾邪上逆也。脐下为肾气发源之地,茯苓泄水以伐肾邪,桂枝行阳以散逆气,甘草、大枣甘温助脾土以制肾水。煎用甘澜水者,扬之无力,全无水性,取其不助肾邪也。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医宗金鉴》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伤寒杂病论》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医宗金鉴》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伤寒杂病论》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伤寒论》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伤寒括要》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四十六 方见《伤寒·太阳》《金匮悬解》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伤寒寻源》
-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金匮悬解》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医方考》
- 茯苓酒《饮膳正要》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茯苓面《医学入门》
- 茯苓桂枝甘草白术证《医学摘粹》
- 茯苓皮《本草崇原》
- 茯苓桂枝茶《茶饮保健》
- 茯苓戎盐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伤寒论》
- 茯苓戎盐汤《金匮悬解》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医宗金鉴》
- 茯苓戎盐汤方《医宗金鉴》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医宗金鉴》
- 茯苓散《妇人大全良方》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 茯苓散《妇人大全良方》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 茯苓散《明目至宝》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伤寒括要》
- 茯苓散《普济本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