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感
26。一日太阳少阴病,头痛口干渴而烦。二日阳明太阴病,满不欲食身热谵。三日少阳厥阴病,耳聋囊缩厥逆寒,水浆不入神昏冒,六日气尽命难全。
【注】两感者,脏腑表里同病也。一日,头痛、太阳也;口干烦渴,少阴也。二日,身热谵语,阳明也;腹满不欲食,太阴也。三日,耳聋,少阳也;囊缩而厥,厥阴也。传经之邪其为病也渐,两感之邪其为病也速。盖因阳邪酷烈,正不能御,所以三日后水浆不入,六腑之气欲绝,昏不知人,五脏之神已败,而不即死者,赖有胃气未尽耳,故又三日其气乃尽而死。张洁古制大羌活汤,以羌,独,芩,连辈,辛甘以散太阳之表,苦寒以清少阴之热,施之于表里不急者,固为得法也。若夫一日则头痛口干烦渴,二日则身热谵语腹满不欲食,三日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昏不知人,传变如此迅速,恐用大羌活汤平缓之剂,反失机宜,当遵仲景治有先后之说,审其表里孰急,随证治之,犹或可活。故于此证初病,一日表里俱热者,根据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之法,用大承气汤重剂以泻阳邪之烈;表里俱寒者,根据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之法,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解阴邪之急。二日表里俱实者,根据阳明病谵语有潮热,腹满时减,减不足言之法,用大承气汤攻之;表里虚者,根据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面垢谵语之法,用大剂白虎加人参汤清之。三日表里热者,根据厥深热亦深之法,用大承气汤下之;表里寒者,根据脉微欲绝手足厥寒之法,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之。缓则不及事矣,其间颇有得生者,后之学者其留意焉。

- 两感《医宗金鉴》
- 两感《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两感《医述》
- 两感《景岳全书》
- 两感《类经》
- 两感《中医名词词典》
- 两感《医学心悟》
- 两方差的齐性检验《医学统计学》
- 两感《丹溪手镜》
- 两耳《医学见能》
- 两感《伤寒心法要诀》
- 两钓骨伤《中医词典》
- 两感论《古今医彻》
- 两钓骨《医宗金鉴》
- 两感论《伤寒括要》
- 两钓骨《正骨心法要旨》
- 两感伤寒《中医词典》
- 两钓骨《中医词典》
- 两感伤寒《伤寒捷诀》
- 两点加压法《中医词典》
- 两感伤寒《轩岐救正论》
- 两赤脉歌《眼科心法要诀》
- 两感伤寒误治论(与琐言同)《伤寒六书》
- 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生理学》
- 两感温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两边发际发《外科启玄》
- 两感有三《伤寒补例》
- 两臂肩膊痛《傅青主男科》
- 两感证《伤寒九十论》
- 粱米淡粥《饮膳正要》
- 两感证《灵素节注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