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证治
8。热痢槐连四物效,冷热有余芍药汤,芍药芩连归木草,枳桂坠槟痛大黄。虚寒滑脱参术桂,芍药诃寇广木香,甘草粟壳名养脏,日久十全大补汤。
【注】热者清之,故热痢宜槐连四物汤,即四物汤加槐花,黄连,以清热而坚肠也。冷热不和者调之,故宜芍药汤,即白芍药,黄芩,黄连,当归,木草,甘草,肉桂,槟榔。坠者倍加槟榔,痛加生大黄也。若虚寒滑脱,则宜温补而固涩之,宜真人养脏汤,即人参,白术,白芍药,肉桂,肉豆蔻,诃子,木香,甘草,罂粟壳,同煎服也。若日久不止,气血大虚,宜十全大补汤补之。
9。有表痢用败毒散,羌独枳梗共柴前,参苓芎草姜葱引;暑湿成痢用香连,血渗大肠成血痢,四物胶榆余□添。
【注】外感风寒成痢者,宜人参败毒散,即羌活,独活,枳壳,桔梗,柴胡,前胡,人参,茯苓,川芎,甘草,姜,葱引也。若因暑湿致痢,宜香连丸,即黄连,木香,为丸也。若败血渗入大肠成血痢者,宜四物加阿胶,地榆,血余,乌□鱼骨服之。
四物汤方见首卷

- 痢疾证治《医宗金鉴》
- 痢疾证治《育婴家秘》
- 痢疾证治《幼幼集成》
- 痢疾章《医学妙谛》
- 痢疾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 痢疾续论《医学从众录》
- 痢疾证治论《叶选医衡》
- 痢疾四分散《奇效简便良方》
- 痢疾转肠溃疡《医学衷中参西录》
- 痢疾死证《杂病心法要诀》
- 痢疾总括《医宗金鉴》
- 痢疾死证《医宗金鉴》
- 痢疾总括《医宗金鉴》
- 痢疾述要《儿科要略》
- 痢疾总括《幼科心法要诀》
- 痢疾食积《金匮钩玄》
- 痢疾总括《杂病心法要诀》
- 痢疾诗《医学实在易》
- 痢兼烦候《诸病源候论》
- 痢疾门推法《推拿抉微》
- 痢兼渴《圣济总录》
- 痢疾门方《医门法律》
- 痢兼渴方二首《外台秘要》
- 痢疾门(幼幼汇集 中)《古今医统大全》
- 痢兼渴候《诸病源候论》
- 痢疾门(十二则)《辨证录》
- 痢兼渴候《诸病源候论》
- 痢疾门《幼科指南》
- 痢兼肿《圣济总录》
- 痢疾门《幼科推拿秘书》
- 痢兼肿候《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