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注】

伤寒,医不分表里、寒热、虚实,而误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者,寒其里也。虽有通身疼痛之表未除,但下利清谷不止,里寒已盛,法当急救其里;俟便利自调,仍身疼痛不止,再救其表可也。救里宜四逆汤,温中胜寒;救表宜桂枝汤,调荣和卫也。

【集注】

王三阳曰:此证当照顾协热利,须审其利之色何如?与势之缓急,不可轻投四逆、桂枝也。

喻昌曰:攻里必须先表后里,始无倒行逆施之患。惟在里之阴寒极盛,不得不急救其里,俟里证稍定,仍救其表,盖谓救里后再行救表也。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注】

此详上条不先救里而发其表,以明太阴、少阴同病之证也。下利清谷,太阴寒邪已传少阴,即有身痛不可攻表。若误攻其表,即使汗出,太阳表解而太阴寒凝,必胀满矣。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

此承上条互发其证,以明先里后表之治也。下利腹胀满者,里寒邪也;身体疼痛者,表寒邪也。凡表里寒邪之证同见,总以温里为急。故当先温其里,后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集注】

方有执曰:里虚表实,惟其虚也,故必先之,惟其实也,故可后焉。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注】

发汗后表已解而腹满者,太阴里虚之胀满也。故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消胀散满,补中降逆也。

【集注】

成无己曰:吐后胀满,与下后胀满,皆为实者,言邪气乘虚入里而为实也。发汗后则外已解,腹胀满知非里实,由太阴不足,脾气不通,故壅而为满也。与此汤和脾胃而降逆气宜矣。

汪琥曰:此条乃汗后气虚腹胀满,其人虽作胀满而内无实形,所以用人参炙甘草等甘温补药无疑也。

张锡驹曰:此言发汗而伤其脾气也。脾主腹,故腹满为太阴主病。发汗后而腹胀满,则知其人脾气素虚,今脾气愈虚,则不能转输,浊气不降,清气不升,而胀满作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医宗金鉴》
  2.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3.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伤寒论》
  4.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伤寒寻源》
  5.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伤寒括要》
  6.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医方考》
  7.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伤寒杂病论》
  8.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医述》
  9.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其二《临证实验录》
  10.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1.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12. 干姜红糖茶《茶饮保健》
  13. 干姜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14. 干姜甘草汤《妇人大全良方》
  15. 干姜连芩人参证二十四 厥阴二十五《伤寒悬解》
  16. 干姜甘草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7. 干姜苓术茶《茶饮保健》
  18. 干姜附子证十六 太阳一百七《伤寒悬解》
  19. 干姜人参半夏丸《金匮悬解》
  20. 干姜附子汤方《伤寒论》
  21.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伤寒杂病论》
  22. 干姜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23.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医宗金鉴》
  24. 干姜附子汤方《伤寒杂病论》
  25. 干姜人参半夏丸证《临证实验录》
  26. 干姜附子汤《伤寒括要》
  27. 干姜散《备急千金要方》
  28. 干姜附子汤《瘴疟指南》
  29. 干姜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0. 干姜附子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31. 干姜汤《备急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