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汤方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集注】

周扬俊曰:喻昌云:此胃中津液枯燥,虚火上炎之证,麦冬汤乃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药而火反升,用寒凉之药而热转炽者,不惟无益,而反害之。凡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即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本草有知母之名者,谓肺藉其清凉,知清凉为肺之母也。有贝母之名者,谓肺藉其豁痰实,豁痰为肺之母也。然屡施于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之证,而屡不应,名不称矣。孰知仲景有此妙法,于麦冬人参甘草粳米大补中气,大生津液队中,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其利咽下气,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

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圆主之。

【注】

咳逆上气,喉中有水鸡声者,是寒饮冲肺,射干麻黄汤证也。咳逆上气,咽喉不利者,是火气冲肺,麦门冬汤证也。今咳逆上气,惟时时唾浊,痰涎多也。但坐不得卧,气逆甚也,此痰气为病,非寒饮亦非火气。主之以皂荚丸者,宣导其痰,通达其气也;佐枣膏之甘,以药性剽悍缓其势也。

【集注】

程林曰:浊唾壅塞于肺,则不得卧,故时时唾浊也。皂荚味辛咸,辛能散,咸能软,宣壅导滞,利窍消风,莫过于此。故咳逆上气,时时唾浊,坐不得卧者宜之。然药性剽悍,佐枣膏之甘,以缓其药势。

魏荔彤曰: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则较重于喉中水鸡声音矣。声滞者,挟外感之因,唾浊则内伤之故,但坐不得卧,而肺之证将成矣。是上焦有热,痰血包裹,结聚成患,不可不急为宣通其结聚,而后可津液徐生,枯干获润也,皂荚丸主之。皂荚驱风理痹,正为其有除瘀涤垢之能也。咳逆上气,时时唾浊,胸膈恶臭之痰血已结,可不急为涤荡,使之湔洗不留乎?如今用皂荚澡浴以除垢腻,即此理也。用丸俾徐徐润化,自上而下,而上部方清,若用汤直泻无余,不能治上部之胶凝矣,古人立法诚善哉。此为预治肺痈将成者主治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麦门冬汤方《医宗金鉴》
  2. 麦门冬汤方《伤寒杂病论》
  3. 麦门冬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4. 麦门冬汤(加味麦门冬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5. 麦门冬汤证治推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 麦门冬汤(《金匮》)《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7. 麦门冬饮《医方考》
  8. 麦门冬汤《瘴疟指南》
  9. 麦门冬饮方《备急千金要方》
  10. 麦门冬汤《医方论》
  11. 麦门冬饮子《仁术便览》
  12. 麦门冬汤《医方论》
  13. 麦门冬粥《保健药膳》
  14. 麦门冬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5. 麦门冬粥《医学入门》
  16. 麦门冬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7. 麦面《本草易读》
  18. 麦门冬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9. 麦苗《证类本草》
  20. 麦门冬汤《妇人大全良方》
  21. 麦苗善治黄胆《医学衷中参西录》
  22. 麦门冬汤《医述》
  23. 麦奴丸《备急千金要方》
  24. 麦门冬汤《冯氏锦囊秘录》
  25. 麦散《妇人大全良方》
  26. 麦门冬汤《删补名医方论》
  27. 麦神茶《茶饮保健》
  28. 麦门冬汤《医宗金鉴》
  29. 麦穗夏枯草《滇南本草》
  30. 麦门冬汤《备急千金要方》
  31. 麦汤散《仁术便览》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