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
夜啼寒热因胎受,须将形色辨分明,寒属脾经面青白,手腹俱冷曲腰疼,面赤溺闭属心热,热用导赤寒钓藤,若无寒热表裹证,古法蝉花散最精。
[注]
小儿初生夜啼,其因有二,一日脾寒,一日心热,皆受自胎中,观其形色便知病情矣,如面色青白,手腹俱冷,不欲吮乳,曲腰不伸者,脾寒也,□藤饮主之,面赤唇红,身腹俱热,小便不利,烦躁多啼者,心热也,导赤散主之,若无以上形证,但多啼者,用蝉花散最当。
(□藤饮)
(方歌)
夜啼之证因脾寒,须服钓藤饮可痊,芎归神芍苓甘草,木香□藤红枣煎。
(导赤散)方见小便不通。

- 夜啼《医宗金鉴》
- 夜啼《医学纲目》
- 夜啼《幼幼新书》
- 夜啼《推求师意》
- 夜啼《证治准绳·幼科》
- 夜啼《中医词典》
- 夜啼《寿世保元》
- 夜啼《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 夜啼《古今医鉴》
- 夜啼《手穴手纹诊治》
- 夜啼《保婴撮要》
- 夜啼《景岳全书》
- 夜啼《儒门事亲》
- 夜啼《中医名词词典》
- 夜啼《明医指掌》
- 夜啼《育婴家秘》
- 夜啼《推拿抉微》
- 夜甚《中医词典》
- 夜啼《竹林女科证治》
- 夜容膏《仁术便览》
- 夜啼《丹溪治法心要》
- 夜热《证治准绳·幼科》
- 夜啼《活幼心书》
- 夜热《中医词典》
- 夜啼《活幼心书》
- 夜疟《中医词典》
- 夜啼《幼科折衷》
- 夜尿过频的中医食疗《老年食养食疗》
- 夜啼《幼科心法要诀》
- 夜尿点(一名肾穴)《手穴手纹诊治》
- 夜啼《中医儿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