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唇疔、锁口疔
【方歌】反唇疔发唇里棱,锁口疔在嘴角生,粟米坚肿麻痒痛,脾胃心经火毒成。
【注】此二证俱由火毒而成。反唇疔生于唇棱偏里,上唇属脾,下唇属胃;锁口疔生于嘴角,系心、脾二经所属。二证初起形如粟米,色紫坚硬如铁,肿甚麻痒木痛,寒热交作,烦闷作呕。反唇甚则令唇外翻,锁口甚则口不能开,俱属迅速之证,须当速治,迟则毒气攻里,令人昏愦、恶心,即名走黄。治法俱按疔门,禁用灸法。

- 反唇疔、锁口疔《医宗金鉴》
- 反唇疔《外科大成》
- 反唇疔、锁口疔《外科心法要诀》
- 反唇疔《中医词典》
- 反发热《中医词典》
- 反唇疔《中医名词词典》
- 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阵发加剧,近发4天《名师垂教》
- 反《中医词典》
- 反关痘《中医词典》
- 蘩蒌《名医别录》
- 反关脉《中医名词词典》
- 蘩蒌《证类本草》
- 反关脉《中医词典》
- 蘩蒌《饮食须知》
- 反关脉《诊家正眼》
- 蘩蒌《本草衍义》
- 反关脉解《三指禅》
- 蘩蒌《食疗本草》
- 反光镜《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蘩蒌《新修本草》
- 反花疮《圣济总录》
- 蘩蒌《千金翼方》
- 反花疮《中医词典》
- 繁缕《得配本草》
- 反花疮《医学纲目》
- 繁露水《证类本草》
- 反花疮《证治准绳·疡医》
- 燔治《中医词典》
- 反花疮候《诸病源候论》
- 燔针《中医词典》
- 反花疮及诸恶疮方四首《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