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梃
●振梃,即木棒也,长尺半,圆如钱大,或面杖亦可。
●盖受伤之处,气血凝结,疼痛肿硬,用此梃微微振击其上下四旁,使气血流通,得以四散,则疼痛渐减,肿硬渐消也。
●用法释义:
·凡头被伤,而骨未碎,筋未断,虽瘀聚肿痛者,皆为可治。
·先以手法端提颈、项、筋骨,再用布缠头二三层令紧,再以振梃轻轻拍击足心,令五脏之气上下宣通,瘀血开散,则不奔心,亦不呕呃,而心神安矣。
·若已缠头拍击足心,竟不觉疼,昏不知人,痰响如拽锯,身体僵硬,口溢涎沫,乃气血垂绝也,不治。

- 振梃《医宗金鉴》
- 振挺《中医词典》
- 振梃《伤科汇纂》
- 振榳《中医名词词典》
- 振颓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振栗《中医词典》
- 振颓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 振拉《中医词典》
- 振战栗《医学心悟》
- 振寒门《张氏医通》
- 振战栗《伤寒括要》
- 振寒《针灸素难要旨》
- 振中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振寒《张氏医通》
- 震《中医词典》
- 振寒《中医词典》
- 震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振寒《中医名词词典》
- 震颤《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振法《中医词典》
- 震颤法《中医词典》
- 振发《中医词典》
- 震颤麻痹《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 振动法《中医词典》
- 震颤麻痹《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振掉《中医词典》
- 震颤麻痹《老年百病防治》
- 振颤法《中医词典》
- 震颤麻痹《自我调养巧治病》
- 振胞瘀痛《中医词典》
- 震颤麻痹《神经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