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汤方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附子(去皮,生破八片)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

少阴为寒水之藏,故寒伤之重者、多入少阴,所以少阴一经,最多死证。方中君以附子二枚者,取其力之锐,且以重其任也;生用者,一以壮少火之阳,一以散中外之寒,则身痛自止,恶寒自除,手足自温矣。以人参为臣者,所以固生气之原,令五藏六府有本,十二经脉有根,脉自不沉,骨节可和矣。更佐白术以培土,芍药以平木,茯苓以伐水,水伐火自旺,旺则阴翳消,木平土益安,安则水有制,制则生化,此诚万全之术也。其有畏而不敢用,以致因循有误者,不诚可惜哉!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注】

少阴病,但欲寐,脉沉者,若无发热、口燥之证,则寒邪已入其藏,不须迟疑,急温之以四逆汤,消阴助阳可也。

【集注】

吴人驹曰:脉沉须别虚实,及得病新久,若得之多日及沉而实者,须从别论。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2. 附子汤方《伤寒杂病论》
  3. 附子汤方《伤寒论》
  4. 附子汤方《伤寒杂病论》
  5. 附子汤诗《医学实在易》
  6. 附子汤百五十二 方见《伤寒·少阴》《金匮悬解》
  7. 附子汤证《临证实验录》
  8. 附子汤《伤寒括要》
  9. 附子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0. 附子汤《时方妙用》
  11. 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方《伤寒杂病论》
  12. 附子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13. 附子细辛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4. 附子汤《医方考》
  15. 附子泻心《汤头歌诀》
  16. 附子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7. 附子泻心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8. 附子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9. 附子泻心汤《医宗金鉴》
  20. 附子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1. 附子泻心汤《删补名医方论》
  22. 附子汤《医述》
  23. 附子泻心汤《医方考》
  24. 附子汤《删补名医方论》
  25. 附子泻心汤《伤寒寻源》
  26. 附子汤《医宗金鉴》
  27. 附子泻心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28. 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
  29. 附子泻心汤《医方论》
  30. 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
  31. 附子泻心汤《伤寒括要》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