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承气汤方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大黄四两厚朴(去皮,炙)二两枳实(大者,炙)三枚已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注】

趺阳,胃经脉也。趺阳脉浮而涩,阳浮则胃气强,阴涩则小便数,阴阳相搏,则热盛而液竭矣,故大便则□也。其名为约者,谓脾为邪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名脾约也。以麻仁丸主之,养液润燥,清热通幽。其不敢恣行承气者,以脉涩故也。

【集注】

程知曰:言胃脉浮涩,不可大攻,宜用麻仁丸润法也。趺阳,胃脉也。在足跗上,动脉应手。浮则阳热盛而胃强,涩则阴津少而小便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胃阳强则脾阴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约其食物,如一、二弹丸也,此不当下而当润之。

程应旄曰:麻仁丸润燥通幽,伤寒不可恣行大承气可知矣。所以然者,以其为太阳阳明,非正阳阳明胃家实者比也。推之少阳阳明,其不可以正阳阳明胃家实之法治之。

更可知矣。

汪琥曰:以胃强脾弱,为脾约作解。盖以胃中之邪热盛为阳强,故脉浮;脾家之津液少为阴弱,故脉涩。用麻仁丸者,以泻胃中之阳而扶脾之阴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小承气汤方《医宗金鉴》
  2. 小承气汤方《医宗金鉴》
  3. 小承气汤方《伤寒论》
  4. 小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5. 小承气汤证《经方实验录》
  6. 小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7. 小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8. 小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9. 小承气汤证二条《伤寒贯珠集》
  10. 小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11. 小承气汤证其二《临证实验录》
  12. 小承气汤八十九 方见《伤寒·阳明》《金匮悬解》
  13. 小承气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14. 小承气汤(玉函)《张氏医通》
  15. 小承气证《医学摘粹》
  16. 小承气汤(《温疫论》)《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17. 小承气证《医学摘粹》
  18. 小承气汤《伤寒括要》
  19. 小承气证三 阳明二十二《伤寒悬解》
  20. 小承气汤《汤头歌诀》
  21. 小承气证十 阳明二十九《伤寒悬解》
  22. 小承气汤《医方论》
  23. 小承气证十一 阳明三十《伤寒悬解》
  24. 小承气汤《时方妙用》
  25. 小赤脉《明目至宝》
  26. 小承气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27. 小赤脉传睛《银海精微》
  28. 小承气汤《伤寒寻源》
  29. 小虫进耳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30. 小承气汤《仁术便览》
  31. 小除湿汤《冯氏锦囊秘录》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