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栝蒌桂枝汤方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注】

发热,太阳病也。脉沉细,少阴脉也。而名曰痉者,必有或刚或柔之证见也,以太阳痉证,而见少阴之脉,表里兼病也。夫太阳之邪郁于外,故病发热;少阴之邪凝于内,故脉沉细。然痉病而见弦紧之脉,是为本脉,即或沉迟,尚为可治。今沉而细,邪入少阴,阳气已衰,岂易治乎,故曰难也。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注】

以上论痉,皆外感风、寒、湿而为病也。亦有因风邪为病,不应下而下之伤液,不应汗而汗之伤津,以致津液枯燥,筋失所养而病痉者,故曰: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此不可以外感痉病治之,当以专养津液为务也。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注】

此承上文,详申发汗过多成痉之义也。太阳病当发汗,若发汗太过,腠理大开,表气不固,邪风乘虚而入,因成痉者,乃内虚所召入也,宜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固表温经也。由此推之,凡病出汗过多新产,金疮破伤出血过多,而变生此证者,皆其类也。

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按】

本门首条痉病也之下「若发其汗…」六句,当移于此条之首,文义始属。此条「暴腹胀大者」句,衍文也,当删之。

【注】

不但风病,发汗过多则痉,即寒湿相抟之病,发汗过多亦痉也。发汗过多,其表益虚,表虚则必即恶寒甚也。发寒湿汗后,其脉不直紧,如蛇之曲缓,则为邪退,不成痉病,为欲解也。若脉仍直紧不缓,或不直紧反伏坚弦急者,为邪不退,成痉病矣。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注】

疮家初起,毒热未成,法当汗散。已经溃后,血气被伤,虽有身痛表证,亦不可发汗,恐汗出血液愈竭,筋失所养,因而成痉,或邪风乘之,亦令痉也。

痉病有灸疮,难治。

【注】痉病宜灸,如有灸疮,若不发脓,则为荣卫已绝,故曰难治。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注】

湿家,谓病湿之人。湿之为病,或因外受湿气,则一身尽痛;或因内生湿病,则发热身黄。若内外同病,则一身尽痛,发热,身色如熏黄也。湿家之身痛发黄,不似伤寒之身痛发黄者,以无六经之形证也。

【集注】

徐彬曰:此言全乎湿而久郁为热者,若湿挟风者,风走空窍,故痛只在关节;今单湿为病,则浸淫遍体,一身尽痛,不止关节矣。然湿久而郁,郁则热,故发热,热久而气蒸于皮毛,故疼之所至,即湿之所至,湿之所至,即热之所至。而色如熏黄者,熏火气也,湿为火气所熏,故发色黄带黑而不亮也。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

【注】

此申上条,详其义,出其脉,别其治也。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此内生外受之湿病也。外宜羌活胜湿汤,内宜茵陈五苓散;喘甚,大陷胸丸。若更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证类伤寒,但其人里和能食,知非伤寒,不可发汗,乃头中寒湿之邪,故头痛鼻塞,惟宜纳药鼻中,取黄水从涕出,而寒湿以泄,病可愈也。所纳之药,如瓜蒂散之类。

【集注】

魏荔彤曰:头中为诸阳之首,非寒湿能犯之地。今头中有寒湿,则热气挟之上炎,非寒湿外邪自能然也,有湿热则内为之主持也。热引湿邪,上干清分,鼻必为塞,故用纳鼻药,宣通清气而病愈矣。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注】

湿家外证,身痛甚者,羌活胜湿汤;内证发黄甚者,茵陈五苓散。若惟身烦痛而不发黄者,则为外感寒湿,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寒湿两解也。慎不可以火攻之者,谓不可以火劫大发其汗,必致变也。

【集注】

赵良曰:湿与寒合,令人身疼,大法表实成热,则可发汗,无热是阳气尚微,汗之恐虚其表,是证虽不云热而烦,以生烦由热也,所以服药不敢大发其汗。且湿亦暴汗可散,用麻黄汤治寒,加术去湿,使其微汗耳。不可火攻,火攻则增其热,必有他变,所以戒人慎之。

喻昌曰:麻黄加术,则虽发汗不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不可以火攻者,反增发热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栝蒌桂枝汤方《医宗金鉴》
  2. 栝蒌桂枝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3. 栝蒌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4. 栝蒌桂枝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5. 栝蒌牡蛎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 栝蒌桂枝汤《删补名医方论》
  7. 栝蒌牡蛎散《金匮悬解》
  8. 栝蒌桂枝汤《医宗金鉴》
  9. 栝蒌牡蛎散《退思集类方歌注》
  10. 栝蒌桂枝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1. 栝蒌牡蛎散《伤寒括要》
  12. 栝蒌根汤方《备急千金要方》
  13. 栝蒌牡蛎散方《医宗金鉴》
  14. 栝蒌根汤《妇人大全良方》
  15. 栝蒌瞿麦丸《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6. 栝蒌根汤《备急千金要方》
  17. 栝蒌瞿麦丸《金匮悬解》
  18. 栝蒌根实《本草乘雅半偈》
  19. 栝蒌瞿麦丸方《医宗金鉴》
  20. 栝蒌根、栝蒌实《本草思辨录》
  21. 栝蒌仁《冯氏锦囊秘录》
  22. 栝蒌根《名医别录》
  23. 栝蒌仁《本草求真》
  24. 栝蒌根《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25. 栝蒌仁《本草从新》
  26. 栝蒌根《本经逢原》
  27. 栝蒌散《仙传外科集验方》
  28. 栝蒌根《医学入门》
  29. 栝蒌散《冯氏锦囊秘录》
  30. 栝蒌根《汤液本草》
  31. 栝蒌散《医学心悟》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