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君火以明兼退行一步不司气化论

《内经博议》书籍目录

火性炎上.次列五行之一.初无君相之名.唯主宰之帝.以神明为居.以照临为用.而同于炎上高明之施.此君之所以为体也.然君虽以火为体.而火非君德.故君火不用.要其为不用者.以君有君之德以为用.而非以火用也.经曰.君火以明.以明者.谓其照临之不爽也.诸家循其不用.见为徒立空名.遂改其文曰.君火以名.岂知此义者哉.地节六位章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莫知其故.此有说焉.显明之右.在卯辰之间.辰为天门.乃帝之明堂.布政宣化之所.易所谓出震齐巽者也.凡帝之施化其德为大生.其用为太和.其体为纯干.备元亨利贞之四德.以体元首出.虽主气于春分之一时.而终不夺春之施.此君之所以不用也.况以火用乎.然既不用矣.而曰退行一步何也.少阴君火之后.为巳午之火令.使君以火用.则复行一步.巳午正当其令.岂复有相火之令.唯君不以火用.而敛藏以退行于位前之寅.因起长生之丙火.使主巳午夏令.为夏官而治之.此相火所以欲其不愆于位.而代君之行事也.自是而下.凡诸复行一步.悉皆臣职.则悉皆效用于君.此君之始终不以火用也.若夫司天.则君火既首出于甲子.而该年则曰在天为热化.在地为苦化.居气为灼化.此既司化矣.而又曰不司气化.亦未有明其说者.岂知君火虽属子午.而所谓热化苦化.一皆子午之化.而总非君主之司此气化也.君自穆清耳.岂遽改其德而司热令乎.所云灼化者.君德在步而不宣.然威行自近而不可犯.故当其居气则有步逼之.逼之既近.安有不灼者耶.然此要非君火之用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内经博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内经博议》书籍目录
  1. 辨君火以明兼退行一步不司气化论《内经博议》
  2.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篇《医宗金鉴》
  3. 辨咳嗽《幼科铁镜》
  4.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论》
  5.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6.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7.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伤寒论》
  8. 辨诀《麻疹阐注》
  9. 辨可汗病脉证篇《医宗金鉴》
  10. 辨救误下《白喉条辨》
  11. 辨可吐《伤寒论》
  12. 辨救误上《白喉条辨》
  13. 辨可吐病脉证篇《医宗金鉴》
  14.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15.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伤寒论》
  16. 辨痉湿暍脉证《伤寒论》
  17. 辨可下病脉证篇《医宗金鉴》
  18. 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医宗金鉴》
  19. 辨可下篇正误《医宗金鉴》
  20. 辨景岳混瘟温为伤寒之误《温病正宗》
  21. 辨渴与不渴《内外伤辨》
  22. 辨颈痈锁喉痈论《疡科心得集》
  23. 辨口鼻《内外伤辨》
  24. 辨井疽心漏论《疡科心得集》
  25. 辨口疮口糜论《疡科心得集》
  26. 辨惊有痰盛风盛热盛《幼科铁镜》
  27. 辨口唇色《医学摘粹》
  28. 辨惊风之误论《儿科醒》
  29. 辨口角流涎非痰饮《医林改错》
  30. 辨经色《妇人规》
  31. 辨口噤咬牙《医林改错》

《内经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