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喘急
火喘燥渴红面唇,肺胃凉膈白虎清,泻心宜用导赤散,阴虚如蘖地黄灵。
[注]
火邪刑金作喘者,多口干舌燥作渴,面赤唇红也,因于肺热者,以凉膈散主之,胃热者,凉膈白虎汤主之,心火刑金者,导赤散主之,肾虚火来烁金者,宜知蘖地黄汤主之,医者果能审察精详,按证调治,庶几用药如响,而不致有虚实之误矣。
(凉膈白虎汤)大黄生朴硝甘草生连翘去心栀子黄芩生薄荷叶石膏生知母生引用粳米水煎,温服。
(方歌)
凉膈白虎肺胃热,栀子连翘薄荷叶,黄芩大黄朴硝草,知母石膏粳米列。
(知蘖地黄汤)干生地黄山茱萸肉山药炒知母炒黄蘖盐炒牡丹皮泽泻茯苓水煎服。
(方歌)

- 火热喘急《医宗金鉴》
- 火热喘急《中医词典》
- 火热喘急《儿科萃精》
- 火热(颠狂附)《脉症治方》
- 火热喘急《幼科心法要诀》
- 火热《医学正传》
- 火热解《儿科萃精》
- 火热《续名医类案》
- 火热内生《中医基础理论》
- 火扰不寐《疫疹一得》
- 火热迫肺《中医词典》
- 火强泻之《痰火点雪》
- 火热侵胎《竹林女科证治》
- 火器伤《外科学总论》
- 火热入胃证十一 太阳六十六《伤寒悬解》
- 火气不调《中医词典》
- 火热头痛《中医词典》
- 火气《中医词典》
- 火热症门(十六则)《辨证录》
- 火岂君相五志俱有论《金匮钩玄》
- 火弱补之《痰火点雪》
- 火齐汤《医学读书记》
- 火伤风《中医词典》
- 火逆助邪证十三 太阳六十八《伤寒悬解》
- 火烧处发不生候《诸病源候论》
- 火逆吐血证十四 太阳六十九《伤寒悬解》
- 火烧疮《外科启玄》
- 火逆十条《伤寒贯珠集》
- 火烧疮及火油天火疮方三首《外台秘要》
- 火逆伤血《伤寒说意》
- 火烧伤《奇效简便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