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痹虚劳第六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挟背行,〔若肠鸣,〕马刀挟「瘰」〔瘿〕者,皆为劳得之。

【按】

「若肠鸣」三字,与上下文不属,必是错简,当删之。挟瘿之「瘿」字,当是「瘰」字,且先劳后瘰、先瘰后劳者有之,从未见劳、瘿先后病也,当改之。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差,阴「虚」〔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按】

阴寒精自出之「寒」字,应是「虚」字,当改之。

男子面色白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按】

「脉浮者,里虚也」句,当是衍文。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按】

此条「脉得诸芤…」五句,与上文义不属,衍文也。另分一条,在本门十二条之次。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按】

此条注详见『伤寒论·办脉篇』内,故不复释。

五荣极虚,羸瘦,腹满,不能饮食,「缓中补虚」。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

虫圆主之。

【按】

两目黯黑句下「缓中补虚」四字,当在不能饮食之下,必是传写之□,当移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血痹虚劳《医宗金鉴》
  2. 血痹虚劳《金匮悬解》
  3. 血痹虚劳《医宗金鉴》
  4. 血痹疟母合论《读医随笔》
  5.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医宗金鉴》
  6. 血痹候《诸病源候论》
  7.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方论》
  8. 血痹风《解围元薮》
  9.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10. 血痹二《金匮悬解》
  11.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浅注》
  12. 血痹《中医词典》
  13.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心典》
  14. 血痹《圣济总录》
  15.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16. 血痹《中医名词词典》
  17.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论一首、脉证九条、方九首)《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18. 血闭发热《女科秘要》
  19.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高注金匮要略》
  20. 血闭成瘕《医学衷中参西录》
  21.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金匮玉函经二注》
  22. 血闭《中医词典》
  23. 血痹一《金匮悬解》
  24. 血崩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25. 血变《中医词典》
  26. 血崩有瘀属恶血未尽《女科经纶》
  27. 血便《中医词典》
  28. 血崩由于闪跌《竹泉生女科集要》
  29. 血鳖《中医词典》
  30. 血崩由于经冲血管《竹泉生女科集要》
  31. 血病辨证《中医诊断学》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