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筒拔法歌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方歌】疽阴证半月间,不发不溃硬而坚,重如负石毒脓郁,致生烦躁拔为先,铍针放孔品字样,脓鲜为顺紫黑难。

【注】痈疽阴证,十五日前后,疮不起发,脓至深不能外溃,疮势坚硬,重如负石,毒脓内溃好肉,致生烦躁。宜用药筒拔法为先,令毒脓得门路而出。豫将竹筒药水煮热;次用铍针置疮顶一寸之内,品字样放开三孔,深一寸或半寸,量疮之高下,取竹筒乘于疮孔上,拔出脓血,红黄鲜明者,为顺证,易治;若脓血紫黑者,为败证,难治。

方剂:煮竹筒方

组成:羌活独活紫苏蕲艾菖蒲白芷甘草(各五钱)连须葱(二两)

水十碗,熬数滚听用。次用鲜竹嫩竹一段,长七寸,径口一寸半,一头留节,刮去青皮,厚约分许,靠节钻一小孔,以杉木条塞之,放前药水内,煮数十滚,将药水锅置患人榻前,取筒倾去药水,乘热急合疮顶针孔上,按紧自然吸住。待片时药筒已温,拔去杉木塞子,其筒易落,外用膏药盖贴,勿令受风。脓血不尽,次日再煮,仍按旧孔再拔,治阴疮挤脓不受疼之良法也,勿忽之。如阳疮,则不必用此法,恐伤气血,慎之。

【方歌】药水煮筒有奇能,令疮脓出不受疼,菖苏羌独艾芷草,整葱竹筒水煎脓。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药筒拔法歌《医宗金鉴》
  2. 药筒拔法《中医词典》
  3. 药筒拔法歌《外科心法要诀》
  4. 药筒拔法《中医名词词典》
  5. 药王《证类本草》
  6. 药童《中医词典》
  7. 药味专精《汤液本草》
  8. 药所出州土一首《外台秘要》
  9. 药味专精《卫生宝鉴》
  10. 药随病施《轩岐救正论》
  11. 药物《中医词典》
  12. 药丝线《外科传薪集》
  13. 药物艾卷《中医名词词典》
  14. 药事管理简史《医院药学》
  15. 药物避孕《妇产科学》
  16. 药食过敏二例《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7.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预防医学》
  18. 药食(药食一)《妇人规》
  19. 药物不良反应的判定及报告《流行病学》
  20. 药食(论方)《宜麟策》
  21.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
  22. 药实根《名医别录》
  23. 药物的不良反应《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4. 药实根《证类本草》
  25. 药物的不良反应《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6. 药实根《医学入门》
  27. 药物的代谢《医院药学》
  28. 药实根《新修本草》
  29. 药物的反应《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0. 药实根《本草经集注》
  31. 药物的分布《医院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