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败毒散
治伤寒温疫,风湿风眩,拘蜷风痰,头痛目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疼。老人小儿皆可服。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壳 白茯苓 桔梗 人参各一两甘草五钱。,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或沸汤点服。烦热口干,加黄芩。
【集注】赵羽皇曰:东南地土卑湿,凡患感冒,辄以伤寒二字混称。
不知伤者,正气伤于中;寒者,寒气客于外,未有外感而内不伤者也。仲景医门之圣,立法高出千古,其言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以失于固密而然。可见人之伤寒,悉由元气不固,肤腠之不密也。昔人常言伤寒为汗病,则汗法其首重矣。然汗之发也,其出自阳,其源自阴,故阳气虚,则营卫不和而汗不能作;阴气弱,则津液枯涸而汗不能滋。但攻其外之,不顾其内可乎?表汗无如败毒散,羌活汤,其药如二活,二胡,芎,苍,辛,芷群队辛温,非不发散,若无人参,生地之大力者居乎其中,则形气素虚者,必至亡阳;血虚挟热者,必至亡阴,而成痼疾矣。是败毒散之人参,与冲和汤之生地,人谓其补益之法,我知其托里之法。
盖补中兼发,邪气不致于流连;发中带补,真元不致于耗散,施之于东南地卑气暖之乡,最为相宜,此古人制方之义。然形气俱实,或内热炽盛,则更当以河间法为是也。胡天锡曰:非其时而有其气,惟气血两虚之人受之。寒客营而风客卫,不可用峻剂,故稍从其轻者,此羌活汤,败毒散所由立也。九味汤主寒邪伤营,故于发表中加芎,地,引而入血,即借以调荣。用葱姜为引,使通体汗出,庶三阳血分之邪,直达而无所滞矣。败毒散主风邪伤卫,故于发表中加参,苓,枳,桔,引而达卫,固托以宣通。用生姜为使,使留连肺部,则上焦气分之邪不能干矣。是方亦可用黄芩者,以诸药气味辛温,恐其僭亢,一以润之,一以清之也。

- 活人败毒散《医宗金鉴》
- 活命金丹《仁术便览》
- 活人败毒散《删补名医方论》
- 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 活人五味子汤《冯氏锦囊秘录》
- 活络通经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活人苡仁酒《冯氏锦囊秘录》
- 活络祛寒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活人阴脉例《阴证略例》
- 活络丹《外科传薪集》
- 活师《证类本草》
- 活络丹《医方考》
- 活体部分供肝获取法《临床肝移植》
- 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活血《明目至宝》
- 活络丹《冯氏锦囊秘录》
- 活血丹《冯氏锦囊秘录》
- 活检组织印片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活血化痰汤《仁术便览》
- 活肩操《老年百病防治》
- 活血祛风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临床基础检验学》
- 活血祛瘀药《中药学》
- 活动颈部《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活血祛瘀药《中医眼科学》
- 活动过度《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活血祛瘀药应用注意事项《中药学》
- 活磁石《药性切用》
- 活血祛瘀与调经《名师垂教》
- 豁泄《中医词典》
- 活血润燥生津汤《医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