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类方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洗有荡涤之功。涤洗则气血自然舒畅,其毒易于溃腐,而无壅滞也。凡肿在四肢者,〔榻〕渍之;在腰腹脊背者,淋之;在下部者,浴之,俱以布帛或棉蘸洗,稍温即易,轻者日洗一次,重者日夜洗二次,每日洗之,不可间断。凡洗时,冬月要猛火以逼寒气,夏月要明窗以避风凉。若不慎此,轻则有妨收口,重则恐变纯阴。夫洗药不一,如初肿与将溃者,俱用葱归〔榻〕肿汤烫洗。如阴证不起者,俱用艾茸汤敷法。如溃后,俱用猪蹄汤烫洗。用猪蹄汤者,以肋肉之气而逐腐也。此涤洗之法,乃疡科之要药也。

方剂:葱归〔榻〕肿汤

主治:此汤治疮疡,初肿将溃之时,用此汤洗之,以疮内热痒为度。

组成:独活(三钱)白芷(三钱)

葱头(七个)当归(三钱)

甘草(三钱)

五味,以水三大碗,煎至汤醇,滤去渣,以绢帛蘸汤热洗,如温再易之。

【方歌】葱归〔榻〕肿洗诸毒,初起将溃用之宜,洗至热痒斯为度,独芷葱归甘草俱。

又方:艾茸敷法主治:此膏治阴疮黑陷而不痛者,用之为良。以知痛则生,不知痛出紫血者死,然必内服大补回阳之剂以助之。

组成:硫黄(五钱)雄黄(五钱)

艾茸(一斤)

上以硫、雄二味为末,同艾入水煎半日,水将干,取艾出,捣烂,温敷患处。再煎再易,十余次为度。

【方歌】艾茸敷法治阴疮,黑陷不痛用之良,石硫黄雄同艾煮,捣成膏敷定能康。

又方:猪蹄

主治:此汤治痈疽、诸毒流脓者,熬好洗之,以助肉气,消肿散风,脱腐止痛,去恶肉,活死肌,润疮口。如腐尽者,不必用之,当以米泔水热洗之,令疮洁净。不可过洗,过洗则伤水,皮肤破烂,难生肌肉敛口矣。

组成:黄芩甘草当归赤芍白芷蜂房羌活(各等份)

上七味,共为粗末,看证之大小,定药之多少。先将〔火贲〕猪前蹄一只,用水六碗,煮蹄软为度,将汁滤清,吹去汁上油花,即用粗药末一两,投于汁中;再用微火煎十数沸,滤去渣,候汤微温,即用方盘一个,靠身于疮下放定,随用软绢蘸汤淋洗疮上,并入孔内,轻手捺尽内脓,庶败腐宿脓,随汤而出,以净为度;再以软帛叠七、八重,蘸汤勿令大干,覆于疮上,两手轻按片时,帛温再换,如此再按四、五次,可以洗通血气,解毒止痛去瘀也。洗讫用绢帛挹干,即随证以应用之药贴之。

【方歌】猪蹄汤治痈疽毒,已溃流脓用此方,消肿散风能止痛,芩甘归芍芷蜂羌。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洗涤类方《医宗金鉴》
  2. 洗涤法《外科证治全书》
  3. 洗涤类方《外科心法要诀》
  4. 洗刀散《删补名医方论》
  5. 洗涤类方《外科大成》
  6. 洗刀散《医宗金鉴》
  7. 洗涤诸方《疡科纲要》
  8. 《中医词典》
  9. 洗儿法《达生编》
  10. 《中医名词词典》
  11. 洗儿法《寿世保元》
  12. 隰草类《本草从新》
  13. 洗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4. 隰草部《景岳全书》
  15. 洗肺《明目至宝》
  16. 袭虚《中医词典》
  17. 洗肺散《仁术便览》
  18. 席延赏《中医词典》
  19. 洗风赤烂眩眼《是斋百一选方》
  20. 席弘赋(针灸大全)《针灸大成》
  21. 洗风烂眼神效方《回生集》
  22. 席弘赋《针灸聚英》
  23. 洗肝散《冯氏锦囊秘录》
  24. 席弘赋《针灸大全》
  25. 洗肝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6. 席弘赋《类经图翼》
  27. 洗肝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8. 席弘赋《古今医统大全》
  29. 洗肝散《仁术便览》
  30. 席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31. 洗肝散《扁鹊心书》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