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疼痛,与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来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按】

此条为妇人杂病提纲,当冠篇首,以揭病情。在下来多之「来」字,当是「未」字。

本条皆经水断绝之脉,若系来多,则与上文不合,与下文经候不匀亦不合。又本条内有「此皆带下」一句,当在「非有鬼神」之下,文义相属,是传写之□。

【注】

此条为妇人诸病纲领,其病之所以异于男子者,以其有月经也。其月经致病之根源,则多因虚损,积冷、结气也。三者一有所感,皆能使经水断绝。至有历年寒积胞门,以致血凝气结而不行者。先哲云:女子以经调为无病,若经不调,则变病百出矣。以下皆言三者阻经之变病,其变病之不同,各因其人之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之异也。如寒外伤经络,其人上焦素寒,则凝坚在上,故上焦胸肺受病也。形寒伤肺,则气滞阻饮,故呕吐涎唾也。若其人上焦素热,寒同其化,久则成热,热伤其肺,故成肺痈,而形体损瘦也。若其人中焦素寒,则在中盘结,故绕脐疝痛也,或两□疼痛,是中焦之部,连及肝脏故也。或其人中焦素热,则不病寒疝,而病结热于中矣。中热故不能为寒疝,而绕脐之痛,仍在关元也。其人脉数当生疮,若无疮,则热必灼阴,皮肤失润,故肌粗若鱼鳞也。然此呕吐涎唾,寒疝疼痛,肌若鱼鳞等病,亦时着男子,非止女子病也。在下未多,谓经候不匀,而血不多下也。邪侵胞中,乃下焦之部,故病阴中掣痛,少腹恶寒也。或痛引腰脊,下根气街急痛,腰膝疼烦,皆胞中冲任为病所必然也。或痛极奄忽眩冒,状如厥癫,亦痛甚之常状也。若其人或有忧惨悲伤多嗔之遇,而见此眩冒厥巅之证,实非有鬼神也。凡此胞中冲任血病,皆能病带,故谚曰:十女九带也。然带下病久,津液必伤,形必羸瘦,诊其脉虚,审其多寒。岂止病此三十六病,而千变万端矣。虽千变万端,然必审脉阴阳虚实紧弦,与病参究,行其针药,治危得安也。其有病虽同而脉不同者,则当详加审辨,故曰:子当辨记,勿谓不然也。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注】

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此证男子亦有,不独妇人也。

【集注】

尤怡曰:凝痰结气,阻塞咽嗌之间,『千金』所谓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是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医宗金鉴》
  2.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方论》
  3.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高注金匮要略》
  4. 妇人杂病方《医学从众录》
  5.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6. 妇人杂病《时方妙用》
  7.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经二注》
  8. 妇人杂病《丹溪治法心要》
  9.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浅注》
  10. 妇人杂病《针灸甲乙经》
  11.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心典》
  12. 妇人杂病《寿世保元》
  13.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14. 妇人杂病《医宗金鉴》
  15.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论一首、脉证合十四条、方十四首)《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16. 妇人杂病《医宗金鉴》
  17. 妇人杂病诸候三《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18. 妇人杂病《千金翼方》
  19. 妇人脏寒不孕《竹林女科证治》
  20. 妇人月水与乳俱脾胃所生论《女科经纶》
  21. 妇人脏燥悲伤治验《女科经纶》
  22. 妇人月水行期有不一候《女科经纶》
  23. 妇人脏躁悲伤《冯氏锦囊秘录》
  24. 妇人月水行房病伏梁《女科经纶》
  25. 妇人脏躁悲伤《女科精要》
  26. 妇人月水不通有因诸证所致《女科经纶》
  27. 妇人燥瘕秘方《华佗神方》
  28. 妇人月水不通属津液减耗《女科经纶》
  29. 妇人贼风偏枯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30. 妇人月水不通《圣济总录》
  31. 妇人胀满两足浮肿八十九法《针灸神书》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