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方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见痉病中)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脉迟不能兼滑,惟浮取之迟,沉取之滑,则有之矣。今下利脉迟而滑,谓浮迟而沉滑也。浮迟则外和,沉滑则内实。欲止内实之下利,当下之,积去则止,宜大承气汤

【集注】

尤怡曰:脉迟为寒,然与滑俱见,则不为寒而反为实,以中实有物,能阻其脉迟行。

夫利因实而致者,实不去则利不止,故宜急下。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注】

下利脉反滑者,是病脉实,不相宜也。若其人形气如常,饮食如故,乃有当去之积未去也,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集注】

赵良曰:下利虚证也,脉滑实脉也,以下利之虚证,而反见滑实之脉,故当有所去也。

程林曰:经云:滑为有宿食,故当下,去之而利自止矣。

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下利差后,至其或年、或月、或日而复发其利者,此宿食积病,攻之不尽故也。若其人形气不衰,饮食尚强,当攻其未尽,自不复发其利也,宜大承气汤。

【集注】

沈明宗曰:此旧积之邪复病也。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是前次下利之邪,隐僻肠间,今值藏府司令期,触动旧邪而复发;无隐僻之根未除,终不能愈,故用大承气迅除之耳。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注】

下利里虚证也,谵语里实证也,何以决其有燥屎也?若脉滑数,知有宿食也;其利秽粘,知有积热也;然必脉证如此,始可知其有燥屎也,宜下之以小承气汤。于此推之,而燥屎又不在大便□不□也。

【集注】

李□曰:经曰:实则谵语,故知有燥屎宜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大承气汤方《医宗金鉴》
  2. 大承气汤方《医宗金鉴》
  3. 大承气汤方《医宗金鉴》
  4. 大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5. 大承气汤方《伤寒明理论》
  6. 大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7. 大承气汤方《伤寒论》
  8. 大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9. 大承气汤核桃承气汤四逆汤附子汤乌梅丸证治推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0. 大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11. 大承气汤七 方见《伤寒》《金匮悬解》
  12. 大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13. 大承气汤圆通就用法《医法圆通》
  14. 大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15. 大承气汤证九条《伤寒贯珠集》
  16. 大承气汤(《温疫论》)《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17. 大承气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18. 大承气汤《伤寒括要》
  19. 大承气汤证其二《临证实验录》
  20. 大承气汤《汤头歌诀》
  21. 大承气汤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22. 大承气汤《医方论》
  23. 大承气汤证其四《经方实验录》
  24. 大承气汤《时方妙用》
  25. 大承气汤证其五《经方实验录》
  26. 大承气汤《时方妙用》
  27. 大承气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28. 大承气汤《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9. 大承气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30. 大承气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31. 大承气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