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麻黄(去节)四两杏仁(去皮尖)五十枚甘草(炙)二两石膏(绵裹,碎)半筋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集注】

柯琴曰:石膏为清火之重剂,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用之不当,适足以召祸。故青龙以无汗烦燥,得姜桂以宣卫外之阳,白虎以有汗烦渴,须粳米以存胃中之液。今但内热而无外寒,故不用姜桂。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需粳米,其意重在存阴,不虑其亡阳也。故于麻黄汤桂枝之监制,取麻黄之专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寒,除内蕴之实热,斯溱溱之汗出,而内外之烦热与喘悉除矣。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

此详上条,受病两途,同乎一治之法也。又有下后身无大热,汗出而喘者,知邪亦不在表而在肺,故亦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治肺也。彼之汗后喘,此之下后喘,虽其致病之因不同,而其所见之证不异,所以从其证,不从其因,均用此汤,亦喘家急则治其标之法也。

【集注】

方有执曰:汗与下虽殊,其为反误致变之喘则一,惟其喘一,故同归一治也。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满,引□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按】

下利之「下」字,当是「不」字。若是「下」字,岂有上呕下利而用十枣汤峻剂攻之之理乎?惟其大便不利,痞□满痛,始属里病;小便不利,呕逆短气,始属饮病,乃可攻也。发作之「作」字,当是「热」字。若无热汗出,乃少阴阴邪寒饮,真武汤证也。且「作」字与上下句文义皆不相属。

【注】

太阳中风,表邪也。不利呕逆,里饮也。表邪解者,乃可攻饮也。审其人微汗□□不辍,发热有时,头痛,若仍恶寒,是表未解,尚不可攻。若不恶寒,则为表已解矣。

而更见里未和之心下痞□满,引□下痛,干呕短气,水蓄无所从出之急证,故迳以十枣汤峻剂,直攻水之巢穴而不疑也。

【按】

伤寒表未解,水停心下,呕逆者,是寒束于外,水气不得宣越也,宜小青龙汤汗而散

之;中风表未解,水停心下而吐者,是饮格于中,水气不得输泄也,宜五苓散散而利之。此皆表未解,不可攻里之饮证也。至如十枣汤与下篇之桂枝芍药白术茯苓汤

二方,皆治饮家有表里证者。十枣汤治头痛、发热、汗出、不恶寒之表已解,而有痞□满痛之里未和,故专主攻里也。桂枝去芍药加白术茯苓汤,治头痛、发热、无汗之表未解,而兼有心下满微痛之里不和,故不主攻里,当先解表也。然其心下□满痛之微甚,亦有别矣。

【集注】

杜任曰:十枣汤惟壮实者宜之,不宜轻用。

方有执曰:乃可攻之,以上喻人勿妄下早之意。□□汗出至短气,言证虽有里,犹未可下。直至汗出不恶寒,方是承上起下,言当下以出其治也。

喻昌曰:此证与结胸颇同,但结胸者,邪结于胸,其位高;此在心下及□,其位卑,然必表解乃可攻之,亦与攻结胸之戒不殊也。药用十枣,亦与陷胸汤相仿,因伤寒下法,多为胃实而设,胃实者邪热内盛,不得不用消黄以荡涤之。今证在胸□而不在胃,则荡涤之药无所用,故取蠲热逐饮于胸□之间,以为下法。

张志聪曰:头痛,表证也。然亦有在里者,如伤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与此节之汗出不恶寒而头痛,为表解里有饮,用十棘汤。则凡遇风寒头痛,表未解之证,当审别矣。

程应旄曰:所可惑者,头痛外惟身汗一证,表里难辨。汗出发热恶寒,则微有表;若汗出发热不恶寒,则祗从不恶寒处认证,知表已解,里气为饮邪搏结不和,虽头痛亦属里邪上攻,非关表也。

魏荔彤曰:太阳之邪既入里,宜下矣。又有不下胸膈,不下肠胃,而下心与□下者,较下结胸部位稍卑,较下胃实部位又稍高,此下中之又一法也。须认明同一下也,证不同而法自别。盖太阳、阳明之交,必辨表里而施汗下,彼之在里应下,乃邪热挟食物为胃实;此之在里应下,乃邪热挟水饮为饮实,二者俱必待表解而后下,此大同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医宗金鉴》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伤寒杂病论》
  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伤寒论》
  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括要》
  5.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6.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7.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三(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8.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寻源》
  9.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四(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10.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删补名医方论》
  1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1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医宗金鉴》
  1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证《医学摘粹》
  14.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临证实验录》
  15.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6. 麻黄丸《苏沈良方》
  17.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悬解》
  18. 麻黄调心泄热汤《备急千金要方》
  19.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20. 麻黄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1.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22. 麻黄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23.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医宗金鉴》
  24. 麻黄汤证其四《经方实验录》
  25.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医方考》
  26. 麻黄汤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27. 麻黄续命汤《仁术便览》
  28. 麻黄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29. 麻黄引气汤《备急千金要方》
  30. 麻黄汤证《伤寒九十论》
  31. 麻黄证《医学摘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