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注】

中风寒之邪,若见浮之极坚,按之乱动有如转丸,及下入尺中,通然乱动,皆肾死真藏之脉也。

【集注】

程林曰:肾藏死,浮之坚,与『内经』辟辟如弹石曰肾死同意,皆坚之象也。按之则乱如转丸,下入尺中者,此阴阳离决之状也,故死。以上真藏与『内经』互有异同。

总之脉无胃气,现于三部中,脉象形容不一也。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注】

三焦竭部者,谓三焦因虚竭而不各归其部,不相为用也。上焦受气于中焦,下焦生气于中焦,互相为用则为和也。若中焦虚竭,不能消化水谷,谷气不受,则上焦不相为用而失和也,失和则谷气郁而不宣,故善噫也。下焦虚竭,不能供升生之气于中焦,则失和也。失和则肾气独沉,自不能禁,故前遗溺而后失便也。不须治,久则愈,在善噫可也。若遗溺失便,未有不治能愈者,恐是错简。

【集注】

程林曰:竭虚也。『本经』云: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上焦胃上口也,中焦脾也,脾善噫,脾不和,则食息迫逆于胃口而为噫也。经云,膀胱不约为遗溺,因气不和则溲便不约。故遗失而不能自禁制也。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

【注】

热在上焦者,篇中所谓肺痿吐涎沫也;热在中焦者,篇中所谓腹满坚痛也;热在下焦者,篇中所谓小便淋沥也。其外大肠有寒者,多清澈鹜溏,即下利溏泻也。有热者,便稠粘肠垢,即下利脓血也。小肠有寒者,下重便血,即结阴便血也。有热者,热流于大肠,蓄于肛门必病痔也。

【集注】

徐彬曰:小肠为受盛之官,与心为表里。丙,小肠也。挟火以济阴,而阴不滞,挟气以化血,而血归经,有寒则气不上通而下重,血无主气而妄行矣。直肠者,大肠之头也,门为肛,小肠有热,则大肠传导其热,而气结于肛门故痔。痔者,滞其丙小肠之热于此也。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气者,□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傍,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

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作漀解见首篇)

【注】

病有积、有聚、有漀气,当别之也。积者藏病,无时不有,不移其处也。聚者府病,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也。为可治,谓府病易治也。漀深者,饮积□下痛也,按之则止,不按复痛。以水气得按暂散,故痛暂止也,此即其证而言之。然诸积大法,尤当以诊候之也,脉来沉伏附骨而细者,乃诸积之诊也。若见两寸,积在胸中也;微出近鱼际,积在喉中也;两关,积在脐傍也;上关近寸,积在心下也;微下近尺,积在少腹也;尺中,积在气冲也;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谓左右俱见,积在中央也。各以其部之处,而诊积之所在也。

【集注】

徐彬曰:积者迹也,病气之属阴者也。藏属阴,两阴相得,故不移,不移者,有专痛之处,而无迁改也。聚则如市井之物,偶聚而已,病气之属阳者也。府属阳,两阳相比,则非如阴之凝,故寒气感则发,否则已。所谓有时也,既无定□,则痛无常处,故展转痛移,其根不深,故比积为可治也。

李□曰:积为藏病,深入在里,故脉细而附骨也。寸、关、尺、上下、左右,别积病之所在,皆指细而附骨之部分,即『内经』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医宗金鉴》
  2.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伤寒杂病论》
  3. 甘草干姜汤《备急千金要方》
  4. 甘草附子汤十三 方见《伤寒·湿病》《金匮悬解》
  5. 甘草干姜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 甘草附子汤方《伤寒论》
  7. 甘草干姜汤《伤寒寻源》
  8. 甘草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9. 甘草干姜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10. 甘草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11. 甘草干姜汤《伤寒括要》
  12. 甘草附子汤方《伤寒杂病论》
  13. 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医述》
  14. 甘草附子汤《伤寒括要》
  15. 甘草干姜汤百十 方见《伤寒·太阳》《金匮悬解》
  16. 甘草附子汤《伤寒寻源》
  17. 甘草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18. 甘草附子汤《医学心悟》
  19. 甘草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20. 甘草附子汤《医方考》
  21. 甘草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22. 甘草附子汤《冯氏锦囊秘录》
  23. 甘草干姜汤方《医宗金鉴》
  24. 甘草附子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5. 甘草干姜汤方《医宗金鉴》
  26. 甘草附子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7. 甘草干姜汤方《伤寒论》
  28. 甘草粉蜜汤方白粉辨《研经言》
  29. 甘草干姜证《医学摘粹》
  30. 甘草粉蜜汤方《医宗金鉴》
  31. 甘草干姜证三 太阳七十三《伤寒悬解》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