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槽风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属性;骨槽风火三焦胃,耳前腮颊隐隐疼,腐溃筋骨仍硬痛,牙关拘急夹邪风。

【注】此证一名牙叉发,一名穿腮发。乃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二经风火也。起于耳前,连及腮颊,筋骨隐痛,日久腐溃,腮之里外筋骨,仍然漫肿硬痛,牙关拘急,皆由邪风深袭筋骨故也。此证属在筋骨阴分,故初起肿硬难消,溃后疮口难合,多致不救。初起热不盛者,内宜服清阳散火汤,外以清胃散擦牙,真君妙散贴敷腮。如初起发表之后,人壮火盛者,用皂刺大黄甘草节、白芷僵蚕下之,后减大黄,加生石膏以清之。然亦不可过用寒凉之药,恐其凝结也。有硬肿日久失治,不能尽消者,脓势将成,宜用中和汤托之。已溃按溃疡门治法。亦有过服寒凉,以致肌肉坚凝腐臭,非理中汤佐以附子不能回阳,非僵蚕不能搜风。如法治之,诸证俱减,惟牙关拘急不开,宜用生姜片垫灸颊车穴二七壮(其穴在耳垂下五分陷中处),每日灸之,兼用针刺口内牙尽处出血,其牙关即开。若寒热不退,形焦体削,痰盛不食,或口内腐烂,甚则穿腮落齿者,俱为逆证。当腐烂之初,治法即同牙疳,亦不过稍尽人事耳。

方剂:清胃散

组成:姜黄白芷细辛川芎各等分,共研细末。先以盐汤漱口,擦牙痛处。

【方歌】清胃散擦牙肿疼,姜黄白芷细辛芎,同研先以盐汤漱,后擦此药有奇功。

又方:中和汤

组成:白芷桔梗人参黄耆(各一钱)

藿香(五分)肉桂(五分)

甘草白术(土炒)

川芎当归白芍(酒炒,各一钱)麦门冬(去心,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加酒一杯食远服。

【方歌】中和汤法骨槽风,日久不消欲溃脓,芷桔参煮藿桂草,术芎归芍麦门冬

又方:理中汤(见溃疡门)

真君妙贴散(见肿疡门)

升阳散火汤(方面颊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骨槽风《医宗金鉴》
  2. 骨槽风《马培之医案》
  3. 骨槽风《证治准绳·疡医》
  4. 骨槽风《中医词典》
  5. 骨槽风《外科心法要诀》
  6. 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灵素节注类编》
  7. 骨槽风《外科正宗》
  8. 骨痹《医述》
  9. 骨槽风《外科正宗》
  10. 骨痹《中医词典》
  11. 骨槽风《丁甘仁医案》
  12. 骨痹《圣济总录》
  13. 骨槽风《外科全生集》
  14. 骨痹《中医名词词典》
  15. 骨槽风不治症《医门补要》
  16. 骨痹《虚损病类钩沉》
  17. 骨槽风后论《疡科心得集》
  18. 骨癌《中医之钥》
  19. 骨槽风门主方《疡医大全》
  20. 《组织学与胚胎学》
  21. 骨槽风门主论《疡医大全》
  22. 《人体解剖学》
  23. 骨槽疽《中医词典》
  24. 《丹溪治法心要》
  25. 骨槽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26. 《证治准绳·杂病》
  27. 骨槽痈《中医词典》
  28. 《医述》
  29. 骨槽痈《医门补要》
  30. 《医学纲目》
  31. 骨产道异常《妇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