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参附汤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治阴阳气血暴脱等证。

人参 附子(制)水煎服。

【注】先身而生,谓之先天;后身而生,谓之后天。先天之气在肾,是父母之所赋;后天之气在脾,是水谷之所化。先天之气为气之体,体主动,故子在胞中,赖母息以养生气,则神藏而机静。后天之气为气之用,用主动,故育形之后,资水谷以奉生身,则神发而运动。天人合德,二气互用,故后天之气得先天之气,则生生而不息;先天之气得后天之气,始化化而不穷也。若夫起居不慎则伤肾,肾伤则先天气虚矣。饮食不洁而伤脾,脾伤则后天气虚矣。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二脏虚之微甚,参附量为君主,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若表虚自汗,以附子黄耆,名人参黄耆汤,补气兼止汗。失血阴亡,以附子易生地,名人参生地黄汤

,固气兼救阴。寒湿厥汗,以人参易白术,名术附汤,除湿兼温里。

易虚厥汗,以人参易黄耆,名耆附汤,补阳兼固表。此皆参附汤之转换变化法也,医者扩而充之,不能尽述其妙。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参附汤《医宗金鉴》
  2. 参附汤《正体类要》
  3. 参附汤《删补名医方论》
  4. 参风茶《茶饮保健》
  5. 参附汤《冯氏锦囊秘录》
  6. 参发颐《中医词典》
  7. 参附汤《冯氏锦囊秘录》
  8. 参地茶《茶饮保健》
  9. 参附汤《冯氏锦囊秘录》
  10. 参侧茶《茶饮保健》
  11. 参附汤(加味参附汤)《妇人大全良方》
  12. 参柏茶《茶饮保健》
  13. 参附汤证《临证实验录》
  14. 参八珍汤方《临症验舌法》
  15. 参附养荣汤去茯苓加炮姜方《临症验舌法》
  16. 参(sān三)伍不调《中医词典》
  17. 参甘茶《茶饮保健》
  18. 蔡中林内人阳明少阳合病《孙文垣医案》
  19. 参归腰子《医学入门》
  20. 蔡正言《中医词典》
  21. 参归益元汤《奇方类编》
  22. 蔡兆芝《中医词典》
  23. 参桂茶《茶饮保健》
  24. 蔡元定《中医词典》
  25. 参桂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6. 蔡英《中医词典》
  27. 参桂汤方《备急千金要方》
  28. 蔡璇《中医词典》
  29. 参果根《千金翼方》
  30. 蔡序《评注产科心法》
  31. 参果根《新修本草》

《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