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元汤

《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治男妇气虚之总方也。婴儿惊怯,痘家虚者,最宜。

黄耆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肉桂春夏二三分 秋冬六七分,右四味,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昔东垣以此三味能泻火,补金,培土,为除烦热之圣药,镇小儿之惊,效如桴骨。魏桂岩得之,以治痘家阳虚顶陷,血虚浆清,皮薄发痒,难灌难敛者,始终用之。以为血脱须补气,阳生则阴长,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名之为保元也。又稍佐肉桂,分四时之气而增损之,谓桂能治血以推动其毒,扶阳益气以充达周身。血内泣,引之出表,则气从内托;血外散,引之归根,则气从外护。参,耆非桂引导,不能独树其功。桂不得甘草和平气血,亦不能绪其条理,要非寡闻浅见者能窥其万一也。四君中不用白术,避其燥;不用茯苓,恐其渗也。用桂而不用四物者,以芎之辛散,归之湿润,芍之酸寒,地黄之泥滞故耳。如宜升则加升柴,宜燥加苓术,宜润加当归,宜利气加陈皮,宜收加芍。宜散加芎。又表实去耆,里实去参,中满忌甘,内热除桂,斯又当理会矣。

【按】元气者,太虚之气也,人得之则藏乎肾,为先天之气,即所谓生气之原,肾间动气者是也。生化于脾,为后天之气,即所谓水谷入胃,其精气行于脉中之营养,其悍气行于脉外之卫气者是也。若夫合先后而言,即大气之积于胸中,司呼吸,通内外,周流一身,顷刻无间之宗气者是也。总之,诸气随所在而得名,实一元气也。保元者,保守此元气之谓。是方用黄耆保在外一切之气,甘草保在中一切之气,人参保上,中,下,内,外一切之气,诸气治而元气足矣。然此汤

补后天水谷之气则有余,生先天命门之气则不足,加肉桂以鼓肾间动气,斯为备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金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金鉴》书籍目录
  1. 保元汤《医宗金鉴》
  2. 保元锁真至宝锭丹《毓麟验方》
  3. 保元汤《删补名医方论》
  4. 保元清降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5. 保元汤《冯氏锦囊秘录》
  6. 保元化滞汤《医林改错》
  7. 保元汤《张氏医通》
  8. 保元寒降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9. 保元汤《仁术便览》
  10. 保元丹《重楼玉钥》
  11. 保元汤《周慎斋遗书》
  12. 保元茶《茶饮保健》
  13. 保元汤《时方歌括》
  14. 保元茶《茶饮保健》
  15. 保元汤(加味保元汤)《外科全生集》
  16. 保婴至宝锭子药(锦囊秘方)《冯氏锦囊秘录》
  17. 保孕六说(胎教四)《宜麟策》
  18. 保婴丸《目经大成》
  19. 保真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 保婴神术(按摩经)《针灸大成》
  21. 保真汤《是斋百一选方》
  22. 保婴赋《幼科推拿秘书》
  23. 鸨肉《饮膳正要》
  24. 保阴煎(新方)《虚损启微》
  25. 葆光道人《中医词典》
  26. 保阴煎《何氏虚劳心传》
  27.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秘传眼科龙木论》
  28. 保宜大夫《中医词典》
  29. 葆真为种子首务(培原三)《宜麟策》
  30. 保养生胎论《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
  31. 报刺《中医名词词典》

《医宗金鉴》